第(1/3)頁 洪承疇回去后,花了三天三夜,寫了一份長達萬字的奏疏。 他在奏疏中,將云逍所講的各種策略進行整理、細化,變成可以執行的計劃。 在獲得云逍的首肯之后,奏疏被星夜送往京城。 崇禎收到奏疏,仔細閱覽了數遍,龍顏大悅。 他當然清楚,洪承疇的這道奏疏,是叔父授意。 洪承疇雖然有才干,卻也不可能有這樣的遠見卓識。 消滅林丹汗,占據河套,得到傳國玉璽,本就是叔父送給自己的大禮。 萬萬沒有想到??! 叔父竟然連如何平定蒙古的策略,都構思好了。 按照叔父的計劃,不出三年,漠南可定。 十年之內解決漠北、回疆等地,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想到太祖、成祖未盡大業,甚至漢、唐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即將在自己手中實現,崇禎不禁熱血沸騰。 男人一旦太過興奮,通常會找渠道發泄出去,大明天子亦然。 于是乎,后宮夜夜風雨。 以至于有御史聽聞后,打算勸諫皇帝節制。 可想到皇帝無與倫比的威嚴,以及自己的烏紗帽,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 崇禎對洪承疇上書的批復,以八百里加急送到歸化。 恰巧冊封云逍及有功之臣的欽差隊伍,也到了歸化。 云逍收到圣旨,只能無語苦笑。 國師。 負責教誨諸皇子。 參贊國政,凡大政、軍機,須問及意見。 賜親王儀仗,領雙親王俸祿。 感覺這跟唱戲一樣? 咋就不直接封一個常務副皇帝呢? 下來自己是不是該來一個‘怡親王吞土’? (雍正極其寵信十三弟胤祥,對其委以重任,被后世戲稱為‘常務副皇帝’。) (雍正甚至打算在自己的陵墓旁邊,選一塊地賜給胤祥,作為他以后的墓地,死后好陪伴他。胤祥惶恐,再三懇求,最后雍正才作罷。) (胤祥為自己選定新墓址后,讓自己的侍衛去自己選定的墓地邊拿了一些土回來,然后取了一小塊放在口里吞了下去。) 對于大侄子的封賞,云逍也只能接受了,皇帝的威嚴,總得要維護不是? 其實這樣的身份也不錯。 不用去管具體的事情,只需要在關鍵時刻把一下方向,挺好! 洪承疇被任命為歸化總督,領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保,總理草原有關事宜。 滿桂被委任為歸化總兵,加都督同知(從一品)。 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又互相制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