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州海防道官衙。 大明的漕運總督,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正二品大員。 單是從這一長串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漕運總督的權力大是何等驚人。 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里的運河沿線,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兼廬鳳巡撫,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三州。 徐州海防道,就是總督漕運部院駐守徐州的軍務機構,即使在徐州殺人放火,地方官也無權管轄。 此時。 海防道官衙的后花園,一座臨湖而建的水榭中,一名正在垂釣。 這人年齡不到二十,身穿淺藍色湖綢夏袍,束以靛藍錦帶,腰懸白玉佩,身份顯然非同尋常。 海防道參將謝方德垂手彎腰,畢恭畢敬地站在一旁。 在徐州城,乃至從淮安到徐州,再到濟寧,這一段的大運河,這位謝參將都是說一不二的人物。 可在這位年輕人面前,也只能算是阿貓阿狗一般的角色。 那是因為這年輕人,姓陳。 他的祖先名叫陳瑄,建文帝時任水師統領,主動率水師投降,使得燕軍順利渡過長江,攻入金陵。 陳瑄后來主持海運、漕運,成為大明第一任漕運總督。 陳瑄先后督理海上漕運、內河漕運共計三十年,堪稱是大明漕運之父,因為功績卓著,死后被追封為太保、平江侯。 由于陳瑄對漕運的影響,他的子孫后代扎根于漕運,影響力滲透到大運河的邊邊角角,日后不論漕運總督是誰,都繞不開平江侯陳氏一脈。 陳家,就是大運河上真正的漕王,權勢之大,遠超那些有名無權的藩王、國公。 這位年輕人名為陳能,是這一代平江侯陳治安的嫡長子,雖然尚未立為世子,陳家上下都以世子待之。 “沈家逃脫的那個奴才,抓住了?” 陳能專注地釣著魚,頭也不回地問道。 謝參將慌忙答道:“已經查到那奴才的蹤跡,絕對逃不掉的。” “那就好。” 陳能點了點頭,淡漠地說道:“等把人抓到,沈廷揚,也就可以自縊了。” 謝參將遲疑了一下,硬著頭皮說道:“沈廷揚是崇明沈家的少主,況且他僅僅只是跟馮才強同船……” 陳能:“嗯?” 謝參將頓時噤若寒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