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杭城。 自古繁華之所。 不過,民國年間的杭城,遠沒有后世那般廣闊,錢塘江外七堡以東就是一望無際的江灘田地。 古城面積更小。 占地只有十余里范圍。 辟有六門。 但杭城從晚清就開始通埠,船運極為發達,西湖又與錢塘江通。 船影無數,從江上一路直接西湖水域。 此刻,湖邊碼頭處,一艘烏篷小船緩緩靠岸。 撐船的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世世代代靠水吃水。 年輕時在水上打漁,不過現在年紀大了,熬不住三更天起,夜半歸來的日子,為了養家糊口,只好將漁船賣了,換了艘烏篷小船。 在西湖上靠擺渡為生。 這種小船,一次性也就能帶三五個人。 再多就沒地方站了。 “幾位,到岸了。” 小心將繩索拴住碼頭邊的橋墩,老頭這才回頭看向船里頭三道身影。 他在湖邊擺了這么些年的渡。 見過的人無數。 自認為還有幾分眼力。 不說一眼能看出善惡,畢竟人心隔肚皮,畫皮難畫骨。 但看個大概身份來歷還是夠的。 只是,今日這趟,從入江口接來的這三人,卻是讓他發自內心有些生憷,暗自琢磨了一路,也沒能猜透。 三人一身道袍打扮。 年紀看上去都不大。 也只有那位從上船就閉目養神的男人年紀稍大,但也絕對不會超過三十五。 剩下兩個,一個小坤道,道髻長袍,背著一把傘,笑吟吟的靠在船邊,看向西湖邊的山水景色,看上去天真爛漫。 另外一個小道士,面容清奇長相驚人,不像漢人。 倒和城里那些傳道的洋鬼子都有點相似。 和那個中年道人差不多。 也是個悶葫蘆的性子,從上船開始就沒說過話。 身后斜掛著一把弓。 雖然用布條遮住,但看那形狀一猜就是。 他也只有和小坤道偶爾說上幾句。 讓他奇怪的是,口音倒是和江浙一帶相近,偏偏……問出的問題,又似乎從未來過這一帶。 西湖山水,那可是自古就出了名的。 就算沒見過,總該聽過一些。 他想著,是不是三位道人,常年在觀里清修,不怎么出門。 但是吧。 城里也不是沒有道觀。 杭城的福星觀、黃龍洞、洞霄宮還有抱樸道院,都是千年道宮,香火不絕。 他還去過幾次。 觀里那些道人哪一個不是氣質高雅,仙風道骨。 但船上這幾位,也就那個小坤道稍稍柔和可親一點,另外兩個似乎都是生人勿近的角色。 尤其是那個中年道人。 即便閉著眼,但身上那股深重的殺氣,讓他怵的厲害。 “這么快……” 一行人,自然就是從苗疆一路趕回的鷓鴣哨師兄妹。 此刻,靈還趴在船舷上,眺望著南岸夕照山上的白塔,心里頭滿是剛才船家說的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忍不住蹙了蹙眉,不舍的嘟囔了句。 “道姑要是沒玩夠,小老兒倒是還可以帶三位在湖上轉轉,西湖十八景,處處不同……” 老頭笑呵呵的搭著話。 不過,還沒等他說完,就被鷓鴣哨打斷。 “不必了,老人家多少錢?” “我們很要盡快趕路。” “……一人四分,給一角銅子就好。” 迎合他那雙緩緩睜開的眼。 老頭只覺得他目光里恍如有雷霆、山崩,湖水倒灌之勢,說不出的駭人。 一個哆嗦,匆匆低下頭再不敢多看。 “多謝。” 鷓鴣哨掏出錢,放在船里的木椅上,平靜的道了聲謝。 隨后便帶著靈和老洋人,走上岸邊,一路往渡口外走去。 直到三人身影消失。 老頭才敢抬起頭來,遠遠的望了一眼,大熱天的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天爺,這怕不是遇到了個天上殺星降世了。” 撩起袖子擦了把汗。 老頭低聲喃喃著。 過了好一會,他才收回目光,轉而落在船里。 只是,看到他們留下的船資時,心頭卻忍不住狠狠一跳。 一塊銀洋靜靜的放在椅子上。 被頭頂日頭一照,明晃晃一片。 “娘嘞……” 這會他哪里還會不懂,這哪是遇到殺星,分明就是道家仙人救苦救難來了。 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錢。 小心翼翼的抓在手里。 咧嘴直樂。 忽然間,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將銀洋豎著湊近了嘴邊,用力吹了口氣,然后迅速放到耳朵邊上。 一道清脆的嗡鳴聲頓時傳來。 “是真的……是真的。” 這法子,他還是聽隔壁在城里酒樓做事的二小子說起。 說是這么一吹。 風聲顫鳴,嗡嗡的響就是真錢。 以前他就是聽個熱鬧,如今親自試了試,還真是這么回事。 四下看了眼,見沒人注意到,他這才將銀洋貼著胸口小心藏好。 那股沉甸甸的感覺。 讓他前所未有的踏實。 這下有了買藥的錢,老伴也不用生生熬著了。 另一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