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此許元勝也做了準備,畢竟此刻的蠻國不敢靠近大勝的城防,靠騎兵四處游動,使得火炮無法有效利用。
也使得大勝和蠻國一戰(zhàn)的時間,只能往后推遲。
但現(xiàn)在機會慢慢的傾向于大勝。
因為渭河平原上組建的三萬騎兵趕來了,這是一支真正從小在馬背上的生活的個人。
不亞于蠻兵的騎射。
另外大荒國方面,東山王拓跋云海在大勝的支持下,已經(jīng)不斷的蠶食著大荒國國主的地盤,現(xiàn)在可謂是兵強馬壯。
并主動提出派遣一支五萬人的大荒國騎兵,幫大勝對抗蠻國。
這八萬人的騎兵隊伍。
一下子讓大勝方面,之前突襲蠻國汗庭一戰(zhàn)的損失,完全補足了。
除此之外。
官道的修路,一直當成重頭戲。
此刻已經(jīng)走出了城防方面,往外修。
蠻國方面多有襲擾,但都被大勝方面打退了。
似是加上鐵木斬龍不在,對方不敢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沒有大軍的存在,些許蠻兵并不敢過于靠近大勝城防附近。
另外這些日子。
蠻軍也沒有再派兵押著大勝族人前來試探了。
似是隨著天氣冷了。
對方也要留下足夠的俘虜,勞作。
稍后許元勝來到了城防后面的一座土窯處。
這里完全隸屬于官窯,有兵士負責燒制青磚。
“見過大人。”一個將領急忙跑過來。
“怎么樣?”許元勝詢問道。
“大人提供的設想,我等日夜測試,已經(jīng)制作出來了。”
“大人請看。”
那個將領很快帶著許元勝來到一處地方,那里并非什么磚瓦,也非什么軍械,而是一個寬敞的地方。
只不過地面上看上去十分光滑和堅硬。
踩上去也十分堅固。
“大人此物簡直堪比石塊的硬度。”
“而且一旦澆筑上去,只要幾個時辰就能凝固,半天的時間就能行馬車。”
“如此修官道,速度更快了。”
那個將領滿臉興奮道。
“不錯。”
許元勝找到一些碎末,搓了搓,正是水泥,方法并不算太難,在后世朝代里也曾出現(xiàn)過,最為常見的制作方法,就是糯米水和石灰石等為主原料。
雖然凝固上還是不如后世的硬度高。
但只是鋪設道路,絕對比通過人力反復的一層層鋪設沙土,平整加固官道,要效率更快。
“現(xiàn)在的存量,能夠用于多少里道路的澆灌。”
許元勝直言道。
“足夠上百里了。”
“不過只要原料足夠,人手足夠,那速度會更快。”
那個將領說道。
“把需要的數(shù)量提交上來,我立即批復。”
“現(xiàn)在這個事,是我們大軍的頭等大事。”
“另外聯(lián)系木匠打造修路的車具。”
“我需要用的上的時候,你們能夠在一夜之間給我澆筑成一條百里的官道,足夠戰(zhàn)馬拖著火炮,能夠趕上在草地上戰(zhàn)馬飛奔的速度。”
許元勝說道。
“請大人放心。”
“末將一定完成任務。”
那將領大聲道。
“你叫什么名字?”許元勝問道,現(xiàn)在人數(shù)越來越多了,有時候不是他不想記,是有些人大多數(shù)都是第一次見到。
“末將叫陳充。”
“乃是西川行省淮陽府人。”
陳充恭敬道。
“好。”
“陳充接下來你負責蠻國境內(nèi)的官道構筑。”
“人員,物力和財力,優(yōu)先為你們配備。”
“另有一萬騎兵為你們護衛(wèi)安全。”
“今日起,你為參將實職,獨立操作一部,我看就叫做官路司。”
許元勝沉聲道。
“末將陳充,定為大人在蠻國境內(nèi)修筑貫穿全境的道路。”
“我們大勝的火炮,會快速運轉到蠻國境內(nèi)任何一處。”
陳充當即沉聲堅定道。
他從一個虛職負責后勤的副將,一躍成為參將實權,并且擁有掌控一司的大權,說是一步登天都不為過。
一切皆有賴于當初許大人提出要制造一物,可以快速凝固且十分堅硬,并給予了一些配方。
恰巧他負責后勤時,見過此類石塊且知道哪里有,正是石灰石。
正是他的一次勇敢自薦,注定了在未來有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努力吧。”
“大勝不拘一格取人才。”
“機會是留給努力且用心的人。”
許元勝拍了拍陳充的肩膀,然后轉身就先離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