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這兩日最揚眉吐氣的莫過于方遠山和郝軍。 方府捐的兩千兩已經入了賬,另外一千兩購一些妙齡女子,到時候賣女子的家庭,拿到銀子也足夠交秋糧稅的。 一下子大大的減輕了北區秋糧稅的壓力。 雖說難免還有一些貧困戶,但大不了缺口,自己填補一些便是。 當差的,還是挺富裕的。 在衙門一號班房里,方遠山和郝軍商量著,今日去哪幾戶去收秋糧稅的,突然一個后備差役進來了。 “許差役送來的書信。”那名差役恭敬放下書信,就退出了房間。 方遠山不敢大意,急忙拆開了書信,等看完了之后,臉露喜色。 “官府強行送親名額,可以買賣女子進行替換并需向衙門支付一定數額的置換銀,如此既不影響送親的數目,又能讓想躲避送親的人家,可以心甘情愿的出銀子。” “對于那些賣女兒的家庭,也是好事,成親總比為奴為妾或是入青樓要好的多,又能多得一筆銀子。” “遠勝兄,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強行送親上,還真是天馬行空,膽子夠大。” 方遠山也是吃了一驚。 這種事往年自然有人想過,畢竟富戶不想參與官府送親的年年都有。 幾乎是行不通的,畢竟官府送親是實行了多年的國策,和夏銀秋糧一般,也沒有幾個人敢提出這個方案。 “方兄,你覺得這個方法,在衙門里能通過嗎?”郝軍也看完了信,過去也有私下操作躲避送親的,花費可是不小而且還需要偷偷摸摸的。 “若是往年,怕是很難。” “但是今年,秋糧征稅的壓力太大了。” “對于朝廷來說,收上銀子才是最主要的。” “若是有人愿意花銀子買一些女子代替,并支付一定數額的置換銀,對于朝廷不虧的,畢竟送親的數量是沒有變化的。” “不過是讓未達到送親年齡的女子,提前自愿參與進來,置換掉符合送親條件的女子。” “而那些被買來的女子,只是去完婚,怎么說也是當個主家娘子,總好過為奴為妾去青樓吧。” “算是一舉兩得。” 方遠山沉吟道,越想越是感覺,在今年或許真能改一改強行送親的國策。 畢竟官府送親和秋糧稅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銀子和糧食,才是立即看得見摸得著的。 “我總算明白遠勝兄為何會借方府的手,買下妙齡女子。” “只不過他買的有些多吧。” “感覺又有些不對吧,難不成遠勝兄外面的姘頭很多,不方便納妾又不想那些女子嫁給其他人?” 郝軍呵呵一笑。 “好了,言歸正傳。” “如果你沒有意見,我們就聯名上報這件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