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逸風心心念念的大雪終于下了起來,只是一個晌午的時間,整座蘇城便白茫茫一片,像是披上了銀色紗巾。 而本就寒冷的天氣,在下雪之后更加冷了,這直接讓石炭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 并且,這還是在江逸風的方法沒完全開展起來的情況下,要不然石炭的銷量還會增加。 在下雪的第二天,新一期的蘇城報正式發售。 雖然天氣寒冷,很多人不愿意出門,但報紙依然很快銷售一空。 不知從何時開始,報紙已經成為蘇城讀書人必看的存在。 “大雪封路,道路結冰,宋家無法運輸糧食到蘇城,糧食價格看漲。” “今年寒冬百年最冷,木炭價格一漲再漲,很多百姓無法取暖,凍傷、凍死者無數,慶幸石炭出現了。” “同樣重量的石炭,價格比木炭便宜,燃燒產生的熱量比木炭多,石炭拯救了無數人。” “著名中醫張專家表示,石炭產生的氣體非但沒毒,少量吸入利于補腎壯陽。” “煤山招募大量礦工,月薪俸高達五兩銀子,報名點:蘇家、趙家、王家、宋家。” “大量招募石炭推銷員,月薪俸八兩銀子,口才好,善于交際者優先,報名點:任何一家出售石炭的商鋪。” “大量招募城外石炭銷售掌柜,月薪俸十兩銀子,識字,會算術者優先,報名點:蘇家。” 這一期的報紙發售后,就如同在冬天里燒起了一把火,直接轟動蘇城。 那些一個月累死累活,拿到的薪俸只夠勉強生活的雇工,瞬間不滿意自己當下的工作,紛紛前往報名點。 只是半天時間,就有幾千人報名。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報名最多的竟然是石炭推銷員,其次才是礦工。 后來江逸風分析了一下,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石炭推銷員只需在蘇城內工作即可,礦工卻要前往三十里外的煤山。 對于居住在城內的人來說,煤山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安不安全暫且不論,居住和吃飯他們都覺得是大問題。 并且,三十里的路程,也不可能每天往返。 與之相比,石炭推銷員的優點就太多了,不需要出城,不需要干活,不需要擔心安全……最重要的是薪俸高。 于是乎,接下來的日子里,蘇城多了很多石炭推銷員。 起初,那些被敲門的居民,還能和顏悅色接待推銷員,但隨著一天被敲幾次門,一些居民的脾氣就變得很差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依然抵擋不住石炭推銷員的熱情,因為業績好的推銷員,拿到的薪俸是真的高。 當然,絕大部分石炭推銷員薪俸都不高,甚至都不到原本的八成,但他們有大餅和雞湯啊!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家族的作坊,開始出現用工荒。 以前是:本老爺看你可憐,賞你一口飯,好好干,本老爺年底能不能納妾就看你了。 現在是:管吃管住,福利好,不打不罵,人性化管理…… 只可惜,薪俸差距太大,說得再好聽,也沒有雇工愿意去。 于是,很多家族只好跟著提升薪俸。 那些有財力的家族,還能扛住大幅度提升薪俸,但那十八個家族,本就缺銀子,現在還要上漲薪俸,無異于雪上加霜。 其中好幾個家族,因為請不到雇工,都停工停產了。 這個時候,詩詩以錢莊掌柜的身份主動聯系這些家族,表示可以提供銀子支持。 這些缺銀子的家族,聽到可以從錢莊借來銀子,便開始與詩詩接觸,商量利息和抵押。 在此過程中,詩詩的本事就體現出來了。 雖然在外人眼里,詩詩只是青樓頭牌,除了伺候男人外,根本就不會做生意。 但是這些人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青樓不只是教導她詩詞歌賦,伺候男人,還教導她如何讀懂男人的想法。 而這項為了伺候好男人學習的能力,在商業談判中起到很大作用,那些男人一個細小的表情,都能讓詩詩掌握他們的想法。 于是只用了半個月,詩詩就拿下了十二個家族,借出去了八十萬兩銀子。 只不過,當詩詩拿著這個成績,去找江逸風邀功的時候,卻被按在床上,性感豐滿的翹臀,結結實實挨了好幾巴掌。 詩詩玉臂摟住江逸風脖子,滿臉委屈,“主人,你為什么要懲罰奴家?” 懲罰? 我看你挺享受的。 江逸風低頭看了眼詩詩的大白,連忙把目光移開,“錢莊里面的銀子借出去越多越好,結果你只借出去八十萬兩。” 詩詩噘著小嘴,撒嬌道:“不是奴家不想把銀子借出去,實在是那些家族太小心,不愿意多借。” “這么說,我冤枉你了。” “你就冤枉奴家了,你要補償奴家?” “怎么補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