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鑾殿。 文武百官已然聚集一堂,卻皆神色肅穆。 氣氛凝重至極。 趙明輝皺著眉頭,深邃的目光睥睨而下,向群臣沉聲詢問。 “作亂的山賊,距離京城,不過一百里路。” “為何諸位卿家,以往對這些山賊未曾察覺?” “那些山賊又為何突然爆發(fā),來勢洶洶?” 隨著他的詢問聲落下,整個金鑾殿中,氣氛更顯冷凝。 群臣面面相覷,臉上皆滿是凝重與憂慮。 如今,封王大典沒幾日就要召開了。 流民之患還尚未平定。 現(xiàn)在又突然出現(xiàn)一大股突然作亂謀反的山賊! 更距離京城只有一百里,不足一日的路程! 事發(fā)突然,事態(tài)緊急! 趙錚站在群臣前方,緊盯著唐極和唐乾圖。 越是到封王大典,這些禍事便越多。 足以證明,唐極父子的陰謀,要在封王大典之時徹底爆發(fā)! 這時,唐極徑直邁步上前,向趙明輝恭聲回應(yīng)。 “回稟陛下,京城以北,一向有小股山賊作亂。” “往日朝廷也曾多次派兵清剿,但北地多山林,山賊逃進山林之中,便蹤跡難尋。” “所以縱使屢次清剿都難以徹底根除。” “而此次,流民之患爆發(fā)。” “北境流民南下之后,被阻攔在京城之外,怕多被這些山賊收攏。” “山賊有此迅速壯大,已成氣候。” 聽到此,四周群臣也都微微頷首,深表認同。 這雖是鎮(zhèn)國公的猜測,但應(yīng)當(dāng)便是山賊作亂的起因。 直至今日,北境流民也猶在南下。 京城雄關(guān)固守,流民自是極難進入京城。 那游蕩在京城以北的流民,又何止數(shù)萬之眾? 那些山賊本就是亡命之徒,迅速聚攏起這些流民,便可形成氣候。 可聽到唐極的話,秦牧和楚文清眼中卻都流露出一抹狐疑。 山賊起因或許是如此。 可是,就算山賊收攏流民的速度再快,也不至于朝廷一直未曾有所察覺。 更何況,發(fā)展到現(xiàn)在揭竿而起,公然謀反! 趙錚雙眸瞇起,幽幽地看著唐極。 北境流民,多半被阻攔在京城以北? 那可未必! 現(xiàn)在的京城之中,不知暗中潛藏了多少自北境而來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