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國醫(yī)大師傅宏盛的成才之路。” 方彥仔細的看了下去,說什么傅宏盛小時候家里窮怎么樣怎么樣,為了學(xué)醫(yī)怎么樣怎么樣。 看的方彥是頭皮發(fā)麻,這些記者,真是什么都敢寫。 傅宏盛出生的時候還是民國時期,那時候傅宏盛家里能窮才怪。 方彥正看著報紙,聽到門口有腳步聲傳來,有人進了接待室。 “黃教授,您請坐。” 邊上還有王江川的聲音,方彥放下報紙,果然是王江川,王江川陪著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昨天方彥才見過的黃正良。 “方彥?” 看到方彥,黃正良的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他萬萬沒想到能在這個地方遇到方彥。 不是說今天是保健局的專家開會,下午有任務(wù)嗎,方彥怎么在這兒? “黃教授和方醫(yī)生認識?” 王江川笑著道:“那我就不介紹了,你們二位先聊著。” “認識,認識。” 黃正良點了點頭,雖然已經(jīng)猜到了,他還是沒忍住問王江川:“方彥也是.......” “對,方醫(yī)生也是,你們先聊。” 王江川點了點頭,先去忙了,同樣有人給黃正良送上茶水。 “方彥竟然也是保健局的專家?” 黃正良的心情難以平復(fù)。 方彥的水平黃正良昨天是見到了,可他真不知道方彥竟然也是省保健局的專家。 可不要小看這個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息。 這世上天才很多,聰明人也很多,可并不是每一位天才和聰明人都能出頭,出頭了,功成名就,那才算是成功,出不了頭,平庸一輩子,再聰明也沒人會承認。 方彥雖然是方淵林的孫子,可方淵林畢竟只是民間醫(yī)生,相對來說方彥的起點算是比較低的。 別看福生堂在慶城知名度不低,方淵林在慶城的名氣也不小,可出了慶城這個圈子,杏林界沒幾個人會承認或者認可方淵林。 就拿方彥和趙程文兩個人來說,如果兩個人一起到了某個地方,接觸某個地方的杏林圈,趙程文和方彥同時自報家門,趙程文必然會比方彥受重視。 趙嘉學(xué)的孫子和方淵林的孫子,那是不同的兩個待遇。 要不是這個差距,為什么那么多公立醫(yī)院的專家寧愿拿著低工資,也不愿意去私立醫(yī)院拿高工資? 同樣的職務(wù),同樣的水平,私立醫(yī)院肯定收入高一些,這是眾所周知的。 正是因為地位。 在醫(yī)療圈,收入是一方面,地位則是另一方面。 如果說昨天的方彥只是一位有水平的小醫(yī)生,甚至算是他黃正良的半個學(xué)生的話,那么今天,方彥就能和他黃正良平起平坐了。 “沒想到又遇到了黃教授。” 方彥客氣的道。 “我也沒想到。” 黃正良道:“小方啊,你真是藏的夠深。” “藏?” 方彥笑了笑:“黃教授這話說的,我可沒藏,或許是有人藏了呢?” 聽話聽音,大家都是聰明人,方彥一句話,黃正良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