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位,實不相瞞,在下走鏢出生,這些年也算走南闖北。這昭明公主在盛京城里的名聲,著實是太差了些……” 與此同時,街道兩旁也有與這漢子類似的人,他們或高或矮或黑或瘦,都在用十分為難的語氣與難民們說著同樣的話題。 “這位公主性情暴戾,連她家駙馬都打,那銀子更是流水似的花,時不時便要入宮打秋風呢。” “對了,你們知道她那駙馬是誰么?是祁帥的小兒子——祁霄。” “我到希望是我多心了,畢竟是公主,應不會與那些貪官同流合污吧……” …… 在這些人或明示或暗示的言語下,不少難民的臉色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他們身在北地,怎么可能不知道前靖遠侯,那個保了他們北地多年太平的祁帥。 可以說,在一次次殘酷戰爭的洗禮下,北地人對祁家的敬重甚至快趕上對朝廷的畏懼了。 因此他們一聽這昭明公主居然打自家駙馬,這駙馬還是祁家三公子時,對某公主的印象瞬間就變差了。 雖說祁家戰功赫赫的是祁帥、世子和二公子,可人三公子怎么說也是祁家人,自然也是他們北地人心中的自己人。 當然,盡管有一部分人已經對公主戴上了有色眼鏡,可大部分難民還是理智的。 在這位沒做出什么傷害他們的事之前,他們還是愿意相信朝廷的。 “庸才!這劉全平和王朝勇果真是庸才!若前任知府還在,這城中怎會是這般景象!” 隊伍中央的馬車上,李閣老為了隨時與鳳曦溝通,隨鳳曦坐在了公主府的馬車上。 作為第一輔臣,不管他們后面還有沒有物資賑災,他首先要做的都是觀察城中一眾百姓的情況。 這不看不知,難民,滿街都是難民! 而且這些人一個個凍得面色發青,那望著一輛輛輜重車久久移不開目光,恨不得跟著車跑的樣子,一看就是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 他甚至瞧見有人在一些大宅門前鋪上了破棉被,幾個人窩在一起取暖,見到車隊又背上棉被跟在后頭的。 而隨著他們離涼州府衙越來越近,才發現前面的難民越來越多,隱隱有包圍整個府衙之勢…… 可就是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劉全平和王朝勇竟還敢大搖大擺的出城。 “公主啊公主,此番咱們怕是要出大事了啊……” 不止是李閣老在感慨,后方車上的劉萬石等人也眼神發沉,又一次感受到了前路的迷茫。 這么多難民,都等著他們發糧發物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