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轟隆隆。”放眼望去。 遼闊的遠方草原上空,烏云堆積,一片山雨欲來之勢。 而在距離大明五十萬大軍數百米遠處,因為知道大明要一統草原,草原各部被迫擰成了一股繩。 “嘖,這就是韃靼了嗎?”馬背上,朱瞻墡雙手抓著戰馬的韁繩,饒有興趣的看著遠處那片大軍。 他對韃靼,也就是蒙古的歷史并不怎么了解。 基本上也就知道個大概,在老爺子出兵攻打北方草原之前的十幾天,這才被三哥朱瞻墉科普了一波。 嗯,其實從宏觀上大致了解起來,倒也不是很復雜。 一切還要從北元徹底崩滅開始。 北元政權徹底消失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草原各部互相征伐,最后整個草原也就分為了三個勢力! 兀良哈、瓦剌和阿魯臺部! 而在三方勢力之中,兀良哈早在洪武,老朱一朝之時,便已歸順了大明。 一直以來,草原各部都很相安無事。 甚至可以說是橫在草原與大明之間的一道屏障。 所以老爺子也就沒有將其當回事,反而有兀良哈在可以作為三方勢力牽制。 不過兀良哈部雖然安分,可阿魯臺部和瓦剌之間,卻是一直摩擦不斷,兩家都很有野心和小聰明。 彼此雙方,都意圖著,想要借助大明的力量從而讓自己更進一步。 永樂元年,雙方曾同時遣使入貢。 他們上貢,老爺子自然是非常滿意,雖然說這兩貨沒有多少誠意,但老爺子依舊是大度的沒有追究。 不過有句俗話說的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阿魯臺部和瓦剌部就是這種的典型! 一給點顏色就開染坊,給點陽光就腐爛,然后這倆貨只要有點實力,就開始蹦跶。 其中尤以阿魯臺的表現為最。 在與瓦剌的戰爭中,阿魯臺可以說節節勝利,志得意滿之下,對大明的態度,也開始變了。 開始分不清誰是爹誰是兒子了。 最囂張的一次,自然就是永樂七年了。 老爺子祝賀本雅失里繼任可汗,遣使祝賀,還送還往年戰俘,表達和平之意。 但是阿魯臺卻并不買賬,直接對大明使團下手,導致使團僅一人逃回大明,阿魯臺還繼續整頓兵馬,準備南侵充當大明和草原的屏障兀良哈。 之后,自然就是老爺子率軍50萬親征,然后阿魯臺被胖揍,為了安撫草原各部,老爺子又一次放過了他。 然而,阿魯臺是安分了,這個時候的瓦剌首領馬哈木又開始蹦跶了。這位更狂,直接對老爺子跳臉輸出,要求大明歸還投奔的瓦剌部落的一些人。 之后,阿魯臺開始投機取巧主動入大明上貢,還得了封王,然后馬哈木開始“跳了”,開始攻打阿魯臺,想要一統整個漠北,對抗大明! 阿魯臺仗著有大明在,自然是一有事就來找擋箭牌,老爺子豈能看不出來? 但為了維持草原各部安穩不得不出兵。 然后,自然就是那場被老爹朱高熾嘲諷光耗糧草,提名打贏了,結果對敵人沒有任何實質傷害的親征。 瓦剌在永樂十二年被擊敗,之后馬哈木身死,瓦剌勢弱,阿魯臺又壯大了,俘虜了馬哈木之子脫歡。 老爺子苦苦維持的北方草原平衡,不是被這個破壞就是被那個破壞,解決這個那個跳起來了,總之就是不安分,記吃不記打,讓老爺子煩不勝煩。 最近,脫歡的行為,又讓老爺子看到了當年一如往昔的局勢變化,老爺子最后的耐心被耗盡了。 他已經受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