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氏本也不想這么麻煩,但這都是石嬤嬤教她的。 接圣旨,這可是大事,馬虎不得的,若是哪里做的不好,失了禮數,讓使團的人看了笑話,回去稟告到皇帝那里,丟的是他們家老大的臉,她可不能干。 吃過早飯,全家人又互相檢查了一番有沒有遺漏的,才跟著村長一起往祠堂去。 羅氏和文老漢走在最前面,文瑤和文娣一左一右的扶著羅氏,身后跟著兩個兒媳婦牽著文英,再后面是石嬤嬤和杜嬤嬤。 文老漢身后跟著三個兒子,文修易牽著大頭,在后面是以文俊為首的文家男丁。 一群人迎面走來,等在祠堂旁邊的村里人連忙讓開了路。 看著如今大變樣的文家人,不得不說,跟他們真的是不一樣了。 祠堂今日大門敞開,就連掛在祠堂里的紅綢都換了新的,村里的每個人都守在祠堂旁邊,就連平日里玩鬧的孩童都此時都安安靜靜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喧嘩。 村長派了人去官道那邊等著的,很快,就有人跑回來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來了來了。 很快,眾人就聽見了敲鑼打鼓的聲音。 村長那叫一個激動,這可是古桐村幾百年來的頭一回。 “都給我讓開,讓開,別擋著路,都給我站遠點,別驚了使團大人們?!贝彘L扯著嗓門吆喝,村民們不用他多說,自覺的往外開始退,將祠堂門口的位置全都讓了出來,而他們也迎到了村口。 隨著鑼鼓聲越來越近,羅氏握著文瑤的手也越發的收緊了。 “奶,放松點?!蔽默幇矒崂咸闷嫘牡尿屖瓜?,她早就忘了緊張是什么,只知道自己總算能見證一下這古代的圣旨了,那可是圣旨啊,那帶回去都是國寶級的東西。 羅氏也不想緊張啊,可是她活了一輩子,頭一次遇到這么大的事,能不緊張嗎? 不光她緊張,文家其他人也緊張的不行,但都只能咬牙硬撐著。 來宣旨的使團果然陣仗很大,又是敲鑼打鼓,又是官兵開道,一輛馬車走在中間,前前后后跟了好些騎著高頭大馬的侍衛,后面還有舉大旗的,那陣仗,真的是要多風光有多風光了。 巡風本就是皇家侍衛,不過不在當值,便沒有換上衣服,這會安安靜靜的跟在文家旁邊。 很快宣旨的使團隊在村口停了下來,馬車的門打開,從里面走出來兩個人。 一個是他們都見過的陳縣令,一個唇紅齒白,帶著小帽,手拿拂塵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