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宇覺得,如今在讀這第一章,就發現了自己以往的膚淺。 這一日,僅僅這一章,他就思考了一個月之久。 可是最終,他也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不過,他把道德經牢牢記在了心理。 他知道,這就是訴說萬千大道本質的東西,可是,如今的他,竟然依舊不是那么能理解。 懂,似乎懂。 可是真的懂嗎? 又似乎不懂。 極為糾結的駁論,但是夏宇知道,他還不是真的懂。 沉思許久之后,他開始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后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 因此,大圣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看完這一段話,夏宇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思緒紛飛,和曾經,又不相同。 一日復一日。 夏宇往往看一章,都要沉思良久。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他曾經只是看書,卻沒有真正學到書中的知識。 即使是現在,他又一次看了書,也僅僅是表面的懂了,而沒有完全懂得。 這一刻,他才無比震驚的發現,原來,不是真理不見了,而是你壓根就無法發現真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