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景琰剜了他一眼,又道,“如果能接受,不會一直到她懷孕,兩人都還沒有辦理結婚手續,他們本就不看好這段關系,遲遲不同意兩人結婚,也是在拖時間,拖到他們感情淡了,自然而然就會分手,但是……” 但是這個愿望還沒實現,兒子就死在了那場大火中,兒媳卻“好好的”活了下來。 懷孕八個月的孕婦能死里逃生,正在青壯年的兒子卻命喪火場,人心里怎么會沒有怨念? 只是有的人的怨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淡卻,但也有些人,會與日俱增,在腐爛的血肉中,衍生出惡之花。 單一朝的母親是一個私人醫院的院長,主做整形,父親是有名的外科醫生,以這兩個人的財富和地位,想要將一個沒有根基和人脈的華人女子控制,簡直易如反掌。 這對夫妻對這個在火災中喪夫喪子的女人做了什么,顧景琰有些不忍往下想說。 林書錯愕不已,一瞬間覺得太可怕了,這怎么可能是人能干出來的事,可又莫名覺得也許真相就和顧景琰猜測得八九不離十。 為了報復兒媳,也為了懷念兒子,他們將她變成了“兒子”留在了身邊。 她為什么不反抗呢,也許反抗了,反抗不了,又也許,她根本就放棄了反抗,私心里也是帶著贖罪的想法任人宰割。 那對父母,一個已死,另一個這兩年因為越來越嚴重的癡呆癥,被送進了療養院。 也而她可能在擺脫那對夫妻的控制后,僅僅自由了兩年,就被查出罹患惡疾。 “單一朝”回國之后,除了給福利院捐錢,和定期去醫院治療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各個寺廟道觀。 每次去都會虔誠跪拜,捐上一筆香油錢,他一定是相信蘭因絮果,也覺得是自己當年收錢做的那件傷天害理的事,才讓她的愛人不得善終,所以求神拜佛,奢望在人間這為數不多的日子里,求得一絲心理安慰。 林書聽完顧景琰串聯起來的故事,勾連起曾經查到的一些細節,竟然沒有多少違和感。 “她受了這么多非人折磨,不恨嗎?” “恨,怎么不恨,尤其是知道她那些同事全都死于非命,她能不懷疑當年那場大火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為嗎?” “那她為什么拒絕承認自己的身份?只要她肯出面供出當年收買他們的人,兇手就能伏法。” 林書這個問題問出口,顧景琰又回到了最初那句話,“她的愛人是被活活燒死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