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護南蠻校尉(七)-《卡爾戲三國》
第(3/3)頁
鄭泰,鄭公業。少有才略,靈帝末,知天下將亂,陰交結豪杰。家富于財,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足,名聞山東。初,舉孝廉,三府辟,公車征,皆不就。及大將軍何進輔政,征用名士,以泰為尚書待郎,遷待御史。進將誅閹官,欲召并州牧董卓為助,泰欲勸止,進不能用,乃棄官去。進尋見害,卓果作亂。泰與何颙、荀攸共謀殺卓。事泄,颙等被執,公業脫身自武關走,東歸袁術。術上以為揚州刺史。未至官,道卒,年四十一。
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人,名士鄭泰之弟。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名守,初被曹操辟為掾屬,歷任下蔡、邵陵縣長,任內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頗得民心。后任丞相掾屬,遷左馮翊,將擾亂郡縣的梁興擊破斬殺,又擊敗作亂的山賊。后任上黨太守,轉任京兆尹。再任丞相掾屬。曹丕稱帝后,拜鄭渾為侍御史,加駙馬都尉,先后任陽平、沛郡太守,任內興修水利,使農田常年豐收,被百姓稱為“鄭陂”,后轉任山陽和魏郡太守。魏明帝曹叡聽聞鄭渾的事跡之后,下詔將其政績布告天下。
韓浩,韓元嗣。漢末起兵,太守王匡以為從事,將兵拒董卓于盟津。夏侯惇聞其名,請與相見,大奇之,使領兵從征伐。時大議損益,浩以為當急田。太祖善之,遷護軍。從曹操破柳城,改其官為中護軍,置長史、司馬。從討張魯,魯降。議者以浩智略足以綏邊,欲留使都督諸軍,鎮漢中。太祖曰:“吾安可以無護軍?”乃與俱還。其見親任如此。及薨,太祖愍惜之。
雷衡樂呵完,也開始納悶起來,三人怎么一起來投奔于我?韓浩的表情又如此奇怪?雷衡一面扶起二人,又試探性的詢問鄭泰:“公業如何與元嗣如何相識?”
鄭泰道:“泰素知天下將亂,故多交豪杰,元嗣便是其中翹楚。那日志才追來,吾便決意效忠主公,惟家中產業尚需安頓,故爾遲來。今諸事已畢,特來聽候主公差遣。”
雷衡大為感動,鄭泰這是舉家投效啊,實在是...
感動沒多久,就聽到鄭泰繼續稟道:“只是元嗣與主公素未謀面,對泰所評主公可比高祖之言稍有疑慮,故勞林升虛情以試主公。主公若要降罪,泰愿受之。”說完,長跪于地。
雷衡看著之前滿臉都是我就肯定你不會怪罪表情的鄭泰,心里極為復雜。一方面,雷衡能得如此優秀的三名人才(鄭泰、鄭渾、韓浩),鄭泰功不可沒,自己確實要感激并重用于他;另一方面,初次見面就如此設計試探主公,個性又獨立要強,自作聰明,讓自己感覺有一點不舒服,還將自己比作高祖...
等等,比作高祖?雷衡恍然間有些明白了,為何鄭泰如此深謀遠慮之士愿意投效自己這樣一個聲名不顯之人。
劉邦出身平民,“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劉邦一直采取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會安定的做法,這也是他能取得百姓的擁護,由劣勢變為優勢,最終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的原因之一。自己作為穿越者,深受現代社會和諧親民教育,比較了解百姓疾苦,對天下百姓、對身邊眾人都足夠的親近、尊重。這一點上,鄭泰等人認為自己類似劉邦。
劉邦具有的敢于作為、敢于擔當的氣度胸懷,現出“常有大度”的長者之風。劉邦能夠虛心納諫,在他那里沒有需要維護的個人面子,自己錯了就大方承認,屬下錯了也包攬為自己領導無方,一切都以大漢王朝的根本利益為依據。自己穿越而來,面臨著生存問題,“不進則死”的困境時刻逼迫自己奮發圖強,而且自己兩世的英雄夢、成就感也不斷提醒自己要掃蕩不平,再造盛世。至于面子問題,對于穿越屌絲來說更是優勢項目,承認包攬錯誤遠比古人更少恥辱感、挫敗感,自己從來沒有怪罪過屬下,更因知道穿越知識而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這一點上,鄭泰等人又認為自己類似劉邦。
劉邦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能夠駕馭、團結、整合各種勢力,善于抓住人性的特點將不同想法、不同軌跡的各類角色為我所用,變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實現自己的目的。自己擁有穿越知識、技能系統,可以較為清晰準確的評判人才,根據人才的歷史背景做出自己的判斷,并根據五千年積累的歷史經驗謀劃自己的漢末爭霸方略,自然顯得“知人善任”“自知之明”“審時度勢”。 這一點上,鄭泰等人又認為自己類似劉邦。
還有戲志才轉述的“能屈能伸”、“臉厚心黑”等評價,也都是自己作為穿越者而領先古人的優勢,也一樣是鄭泰等人認為自己類似劉邦的原因。
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說:高祖為人,“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既然眾人都認為自己類似劉邦,自當“大度”、“知人善任”,若再計較如此小節,自己又何德何效仿高祖掃蕩不平,再造盛世?
想到此,雷衡上前扶起鄭泰,動情說道:“鄭公不矢志相助于我,衡豈敢忘今日之德。必待君以師,晝夜聆聽教誨,共創大業,同享富貴。元嗣等視為股肱手足,永不相負!”
“鄭泰,誓死效忠主公...”
“鄭渾,誓死效忠主公...”
“韓浩,誓死效忠主公...”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丹阳市|
桂平市|
灯塔市|
黄浦区|
墨竹工卡县|
定日县|
漠河县|
扬州市|
平舆县|
东丽区|
方城县|
乡城县|
象州县|
杂多县|
榆林市|
灵台县|
正蓝旗|
龙游县|
蒙阴县|
连城县|
浮梁县|
通山县|
崇阳县|
嵊泗县|
马边|
临夏市|
腾冲县|
新绛县|
沙湾县|
云安县|
灵宝市|
绥化市|
沅陵县|
章丘市|
清水河县|
安多县|
封丘县|
铜陵市|
广灵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