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益州歷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單表-《卡爾戲三國》


    第(3/3)頁

    1.向朗(字臣達(dá))2.費(fèi)詩(字公舉)

    七、越巂

    八、益州

    (一)漢靈帝劉宏  光和年間(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李颙

    (二)漢靈帝劉宏  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景毅(字文堅(jiān))

    (三)漢獻(xiàn)帝劉協(xié)  永漢、初平年間(公元189年—193年)

    1.藩長寶

    (四)漢獻(xiàn)帝劉協(xié)  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高頤(字貫方)2.董和(字幼宰)3.正昂

    九、永昌

    (一)漢獻(xiàn)帝劉協(xié)  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張化(字常員)

    十、蜀郡屬國:董扶(字茂安)

    犍為屬國:文齊(字子寄)

    巴東屬國:董和(字幼宰)

    朱提郡:鄧方

    ====益州名將名士出生地====

    1.漢中

    暫缺

    2.巴郡

    閻圃、張嶷、甘寧、嚴(yán)顏、周群、譙周、黃權(quán)、馬忠、王平、句扶

    3.廣漢

    秦宓、彭羕、王甫

    4.蜀郡

    張肅、張松、劉闡、張任、張裔、杜瓊、王伉

    5.犍為

    楊洪、費(fèi)詩、張翼、楊戲、李密

    6.牂牁

    朱褒

    7.越巂

    高定

    8.益州

    李恢、雍闿

    9.永昌

    呂凱

      巴郡

      是中國古代的郡級行政區(qū)劃,轄今天重慶和四川兩省部分區(qū)域。

      秦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置巴郡,郡治江州縣(一說初置閬中縣,后移治江州縣,今中國重慶江北區(qū)),郡初轄江州(治今重慶江北區(qū))、墊江(治今重慶合川區(qū))、閬中、江陽、宕渠(治今四川渠縣)、符縣6縣,后陸續(xù)新置5縣。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陽、符縣改屬廣漢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為江州縣,轄江州(今重慶江北區(qū))、墊江(今重慶合川區(qū))、閬中、安漢(治今四川南充)、充國(治今四川南部縣)、宕渠等11縣。

      漢和帝時(shí)(89――105年),增置宣漢(治今四川達(dá)州市),漢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縣。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今重慶忠縣)為永寧郡、朐忍(治今重慶云陽縣)至魚復(fù)(治今重慶奉節(jié)縣)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寧郡復(fù)稱巴郡,郡治江州縣。南齊移治今重慶巴南區(qū)。

      

      蜀郡

      成都附近原為古蜀國所轄。西元前四世紀(jì),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說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xiāng)(今雙流縣)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shí),蜀王封于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悅。《正義華陽國志》記載:“昔蜀王封其弟于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秦惠王于西元前316年滅蜀。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秦國于西元前316年在成都設(shè)成都縣。蜀國剛被秦國并吞時(shí)并不平靜。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一作陳莊)為相,所治范圍在今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一作六年(西元前309年)),陳壯反,殺蜀侯,秦又伐蜀。秦又封了兩任蜀侯,但都與秦王相處不好。西元前277年,秦國置蜀郡,設(shè)郡守,成都為蜀郡治所。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旬邑县| 临颍县| 光泽县| 华容县| 秦安县| 东光县| 平乐县| 萨嘎县| 桃园市| 买车| 襄垣县| 汽车| 怀宁县| 湘乡市| 沈丘县| 辰溪县| 云南省| 靖远县| 华蓥市| 增城市| 枞阳县| 赞皇县| 高雄县| 边坝县| 利辛县| 辽阳市| 盐城市| 九台市| 石林| 林芝县| 夏津县| 秦安县| 合肥市| 三原县| 宝清县| 杭锦旗| 若尔盖县| 陆丰市| 阳原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