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彥又贏了!” 林貝莉屬于外行,她也聽不懂其中的門道,只知道兒子又一次贏了。 從安瑤口中聽說了趙嘉學爺孫二人來的目的,在林貝莉心中,趙嘉學爺孫那就是惡客,都欺負上門了。 老爺子病重才來,這不就是欺負他兒子嗎? 好在方彥爭氣,給這爺孫倆好好上了一課。 “這個臭小子!” 方海洋也是滿臉喜色。 方彥平常吊兒郎當的,今天可算是給了家里人一個驚喜。 “那就下一位患者吧。” 白存民笑著對李向民說道。 現在,白存民和彭幼輝兩個人也對方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方淵林的這個孫子他們倒是認識很久了,可之前怎么就沒發現小伙子如此有水平? 方老也是藏著掖著,要不是這一次趙老回來,他們都不知道慶城還有方彥這么一位優秀的中醫俊杰。 第三位患者是一位老太太,同樣是頑固性疾病。 事實上一般能去看中醫的,大都是看西醫,沒看好的頑固性疾病,現在人生活節奏快,又有著西醫快中醫慢的固性思維,要不是沒轍,沒幾個人會第一時間去看中醫。 方彥和趙程文兩個人辯證用藥,等到結果出來,趙程文差點就自閉了。 又被方彥稍微勝了一籌,同樣是方劑有著細微的差別。 連續敗了三場,趙程文簡直不敢相信。 前來之前,他可是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小方和程文兩個人都很優秀,今天我和彭老也是開了眼了。” 白存民的心情很不錯,能看到方彥和趙程文這樣年輕優秀的中醫,對他們來說也是難得的喜事。 雖然連續三局,趙程文都被方彥壓了一頭,但是趙程文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就這三位患者,放在醫院,即便是一些中醫科室的副主任都不一定能辨證清楚,準確用藥。 還是那句話,現在很多醫院中醫科的醫生都只是照本宣科,用的是西醫的思維,中醫的套方,醫院內部有水平的中醫是越來越少了。 趙程文在海州省中醫醫院的時候,同齡人幾乎沒人能比得過他,即便是一些老資格趙程文也不怎么放在眼中,卻不曾這一次在方彥面前吃了癟。 聽著白存民的夸獎,趙程文感覺不到絲毫的喜悅,甚至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當年他爺爺趙嘉學比不過方淵林,從而遠走海州,一走四十多年,如今回來,他卻要再次敗給方彥嗎? 一邊心中五味雜陳,趙程文一邊在心中暗自給自己打氣。 內科方面被方彥僥幸獲勝,后面他就真的不能再有絲毫疏忽了,最起碼也要打個平局。 好在趙程文還有著底氣,他一直都是在內科和針灸方面齊頭并進的,針灸水平同樣不低。 這一點在中醫里面其實是比較罕見的,畢竟中醫難學,別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一些老一輩,也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其他方面只是涉獵。 就拿國內頂尖的幾位名家醫手來說,大多數都擅長方劑,中醫正骨和針灸方面的高手相對就少了些許,雖然很多大家都精通針灸,可精通和擅長那就有區別了。 王恩平當年就是針灸高手,這一點從王恩平留給方淵林的金針就可以看出,雖然王家的一些針法絕技有不少都沒有傳到王恩平手中,可放眼國內,大多數中醫傳承都是一樣,因為戰亂,因為時代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丟失。 相比起來王恩平的針法就很了得了,趙嘉學在針法上也的了王恩平幾分真傳,趙程文從小就跟著爺爺趙嘉學學習,自問針灸還算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