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志軍的中醫,是跟著舅舅董齊輝學的。 董齊輝的理念就是,沒必要讓患者太明白,你讓患者明白了,他明明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病,你卻治不好,或者收費稍微高點,患者就有意見了。 “這人啊,心思是很怪的。” 董齊輝曾告誡高志軍:“你讓他覺得越嚴重,治病過程越是復雜,他越是會感謝你,西醫做個手術,動不動還有生命危險,花了幾十萬,患者一點不覺得虧,可看個中醫,花了幾百塊,他都覺得貴了?!? 最初高志軍還感觸不深,可當了這么多年醫生,高志軍是深有感觸。 有的患者,花幾萬幾十萬找西醫看病看不好,找中醫幾百塊看好了,總覺得是運氣,兩三劑藥就看好了,覺得就這個病,你好意思要太多錢? 漸漸地,高志軍也開始認可董齊輝的觀點了。 所以高志軍就不是很明白,方彥和福生堂明明是開醫館的,何必給患者解釋的這么明白? 其實看中醫,花費還真沒一個深淺。 看西醫,醫生開藥,最起碼還有說明書,患者回去可以在網上百度,可以看開的藥是不是治療自己的病癥,可看中醫,醫生開上幾服中藥,是不是開多了,有沒有用,患者連一個基本的判斷都不會有。 同樣是治病,省錢的方子和不省錢的方子,差距就大了去了。 “熱則寒之,寒則熱之。” 傅永業也接口道:“其實中醫有時候很簡單的,我們自己也是能夠判斷自己的一些情況的,大熱天的,我們卻喜歡喝熱水,大概率是體內有寒,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保暖,盡量少吹空調,忌吃生冷......” “大冷天的,卻想吃冷飲,喜歡吃冰的,大概率就是體內有熱,其實人的身體是非常玄妙的,有時候想要吃什么,就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想什么往往說明體內缺什么。” “太有道理了?!? “中醫原來很簡單嘛?!? 門口聽著的一些老頭老太太不少都覺得自己好像懂了。 自從福生堂小課堂開課之后,每天下午圍在福生堂門口的老頭和老太太是最多的,方彥在福生堂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講一些養生方面的常識。 高志軍站在福生堂門口,足足聽了一個小時,到了下午六點一刻,福生堂的眾人才開始收拾衛生,門口的人也適時的散去了。 高志軍走進了福生堂。 “是高主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