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彥仔細看過,對馬振遠和林忠學說道。 “方醫生跟我來。” 馬振遠起身,又帶著方彥到了病房。 進了病房,馬振遠先快走幾步,湊到譚萬江耳邊輕聲說了幾句,也就是介紹了一下方彥。 方彥到來之前,馬振遠已經給譚萬江說過了,林忠學推薦了方彥,這會兒馬振遠也只是補充了譚國平對方彥的器重。 “麻煩方醫生了。” 譚萬江坐著沒動,不過還是客氣的向方彥點了點頭。 方彥也點頭回應了一下,然后觀察了一下譚老的情況,做了一個全身檢查,查看了舌苔,診了脈,然后和馬振遠出了病房,回到了會診室。 “譚老的情況是典型的高血壓腦梗死后遺癥。” 到了會診室,方彥道:“腦梗死套在中醫中,確實可以考慮瘀血阻滯,第一反應活血化瘀也是人之常情,這一點從之前的治療思路就能看出來。” “之前的治療,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著重活血化瘀,這也是病癥屢治不好,或者見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方彥面上看起來還不到三十歲,可加上夢中閱歷,方彥的心理年齡可不小了,說是上千歲的老怪物一點也不過分。 同時在夢境中,方彥也見過各種各樣的大人物,經歷過很多事情,戰亂,刀兵等等。 所以方彥的底氣和自信并不僅僅來源于醫術,還有閱歷,在和一群專家說話的時候,方彥就顯得很隨意,甚至下意識的有著指點的意思。 “難道不對嗎?” 傅永業忍不住問。 “這也是現在很多中醫人的通病。” 方彥道:“瘀血阻滯的大方向沒有錯,活血化瘀的大方向也沒有錯,但是在實際的治療中,不能生搬硬套,用西醫的病癥來套用中醫的方劑。” “要知道,除了瘀血阻滯,還有血的特性,血的特性是什么?” “得熱而行,得寒而凝!” 林忠學道。 “林廳說的不錯。” 方彥道:“血得熱而行,得寒而凝,通的不痛,通則不通,可堵塞不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環境要不要考慮?” “如果體內寒氣過重,血行就會緩慢,這個時候單純的活血化瘀就很難達到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考慮的是化寒,而不是化瘀。” 秦思華恍然大悟。 “聽方醫生一番話,才知道自己的淺薄,方醫生說的有道理。” 剛才秦思華還有點輕看方彥,可方彥一番話,秦思華就知道了,這位方醫生是真有水平,最起碼比他看的深,看得遠。 他也只看到表層,考慮的是活血化瘀,而方彥則看的是病因,考慮的是大環境。 傅永業默不吭聲。 剛才他還覺得他的思路沒什么問題,可聽著方彥繼續往下說,傅永業就知道問題所在了。 按說傅永業出身中醫世家,不應該犯這種錯誤,可事實上,傅永業雖然出身中醫世家,但是傅永業的爺爺傅宏盛卻是中醫改革的急先鋒。 老爺子的書架上正好有一本《傅宏盛病案全集》,方彥沒事的時候翻看了一些,對這位傅老爺子的一些想法也有所了解。 其實早期的一些改革急先鋒心思不一定是錯的,都是為了中醫尋出路,尋找的時候方向有偏差也在所難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