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家人又驚又恐,他們怕的不是陳星矅逃離幽州之事被揭發,他們這樣的人家,就算棄城逃離,也不會被處死。 幽州棄戰而逃的將領,已經有好幾個了,皇上也只能罷官,最多判流放。 可給他們流放,去哪都是一樣享受。就算去嶺南,一樣吃不了苦。 特別是陳星矅,陳家士子,皇后侄子。他去幽州之事,本來就是意外,更何況幽州這不沒戰事嗎? 孩子心系家中年邁的祖母,偷跑回來見一面,看誰敢上折子參奏! 讓陳家人驚恐的是,陳星矅怎么會跑到北區了呢? 那是什么地方?賤民云集,現在還有瘟疫。北區封禁,誰也無法自由出入。 陳家人忙派人去北區查明,祈禱著信上所言是假的,陳星矅人并不在北區。 結果陳家人根本進不去北區,相熟的禁軍之前還能買通,現在竟然變得鐵面無私。 說北區在抓探子,外人不能進入。 陳家又不能直接把陳星矅的下落說出來,萬一傳開,想悄悄接他出北區都不行。 陳家人急的焦頭爛額,猛地想到,早朝時皇上令太子查北區的案子。 對啊!找太子啊!太子的人肯定能進北區,若陳星矅真在里面,就悄悄把人換出來。 陳國公親自去東宮找太子,結果得知,太子進宮見皇后,一直沒回來。 此時,太子是跪在皇后面前的,并非他犯了什么錯,反而他近來表現很好,還得了皇后的夸獎。 他是嚇癱了,直接癱跪下來。 因為皇后跟他說了實話,長安城的瘟疫是皇后令人從閩州帶的病人傳開的。 太子只覺像聽了什么驚天大秘密一樣,并且他完全不明白母后為什么這么做? 這就像一個衣食無憂的富人,特發奇想,覺得生活太過平淡,跑去把賊人請進家門一樣。 閩州有瘟疫,從閩州到長安的馳道都封禁了,就怕瘟疫往北傳。 母后竟然走水路,把病人帶到長安,還故意散布瘟疫! 若非一向懼怕皇后,太子都想問一聲,母后你是發燒了嗎? “母后,您為什么要這么做啊?這事若傳出去,那可是大罪啊!” 皇后冷哼一聲,看太子的眼神又變成了鄙視,我一世聰明,怎么就生了這么一個膽小怕事的兒子? “本宮為什么這么做?還不是為了你!你被你父皇禁足,你父皇又抬舉凌王。” “本宮再不做點什么,你的東宮之位都要易主了!” 太子更不能理解,所以你不去殺凌墨蕭,而是把全長安城拖下水? “那母后當初就該讓凌墨蕭順利去幽州,我們再派殺手混進北疆人中,將他殺死,還將罪名安到北疆人頭上。” “母后卻在緊要關頭,為對付沈氏,把凌墨蕭給留在了長安城。” 聽他說起此事,皇后更氣怒了,一拍椅梆罵道:“你還敢提當初!” “當初若不是你見色起意,讓沈氏抓到把柄,本宮早就治了她的罪。” 太子自知理虧,并且他也知道不能和母后講道理,因為皇后根本不講理。 在她的認知里,她從來不出錯,事與愿違,只是下面人沒辦好。 見太子嚇的面如菜色,皇后冷聲道:“你怕什么?還‘這可是大罪’,天下誰能治本宮的罪?” 太子知道勸不住皇后,并且事情已經發生,只能亡羊補牢。或者說只能配合皇后,達到她的目地,才能盡快將事態平息。 太子忙問:“母后打算怎么做?” 皇后這才贊許地道:“你早這么問,也省得浪費這么多口水!” “本宮安排在北區的探子,不知為何都被沈氏那個賤人揪了出來。” “你既然負責查此案,那便從中運作一下,將散布瘟疫之事,栽贓到凌王頭上。” “另外,這北區的瘟疫爆發的太慢了,再這樣下去,說不定那賤人真的把特效藥方給研發了出來。” “你去接手北區的管制,把這瘟疫散布的更廣更多一些,注意別沾到東區來就行了。” 太子畢竟是儲君,對百姓的態度比皇后要強一些,不禁感嘆一句:“如此,只怕要死許多百姓。” 皇后冷笑道: “長安的百姓太安逸了,看那漠北邊關的百姓,跟韭菜一樣,被北疆、西域胡人一茬一茬地割。” “這些賤民卻在長安城里混吃等死,臟污下賤像長安城身上長的膿瘡。” “趁這個機會,把這些膿瘡割去,有何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