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當然知道這對于項梁和自己來說是奇恥大辱,但是他更知道,不管當時自己做出了什么樣的決定,只有日后當他能夠手中拿著嬴高的腦袋的時候,這些恥辱才會在歷史上被自己完全給清除掉。 “確是如此,他僅僅分了數萬人馬給其麾下的將領韓信與司馬欣二人,自己則率眾匆匆回了咸陽,怕是日后再想使得這公子高親自出征,可就難了……” 把消息帶給項羽的,可不就是曾經在陳郡力勸項羽的張良,到了這江東之地后,張良悄然觀察了一番項羽叔侄之前在江東的經營,之后暗自做了個決定。 再之后,他跟項羽言明,自己已然不再為那所謂的韓王效命,而是愿意長久的留在江東,為項羽效命,幫助項羽慢慢發展,直到最終能再組織起一次像樣的反秦活動來。 張良和大秦是什么仇什么怨,項羽當然也是有所耳聞的,所以張良一來,項羽立即就以上卿之禮對待,他和范增倆人一時間成為了項羽在吳縣的左膀右臂。 “不勞其親自出征,只需其在咸陽城中好生等著我等即可……” 項羽這話說得還算平靜,但是平靜底下隱藏著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情感,坐在他面前的張良自然是心中有數的。 對于大秦和嬴高的仇恨,是張良不用提醒項羽的,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甘愿到這個比自己小了近二十載的青年身邊輔佐,在反秦的道路上,只有項羽才不會浪費哪怕是一日的時間。 “那公子高雖是回了咸陽,但卻并非是放任我等在此地發展,在那九江郡的郡治壽春,公子高將秦將王離留下,并且足足留了五萬秦兵,雖說王離這廝看情形暫時并不會渡江向東,但公子高將其留下壽春,怕是另有打算。” “先生的意思是……” 我等雖可以在江東迅速發展,但對于那王離也是不得不防,當遣可靠之人密切監視其動向,一旦發覺其有甚動作,我等的首要任務,當是將這個眼前的釘子拔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