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是帶著一個司馬欣,還是自己之前所率的那兩萬人馬,韓信幾乎并沒有在陳縣做出什么停留,直接就奔著北邊去了。 至于這一次嬴高到底讓韓信去干了啥,章邯和王離他們依舊不知道,他們作為在明面上的秦兵,那可以說是一直在和項梁,項羽叔侄兩派出來的斥候大眼瞪小眼的相互看著。 這十多萬的大軍一旦要是有啥動向,那是瞞不過人家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的,他們倆可不是像陳勝吳廣那樣的草包,你章邯和王離在大秦是如今數一數二的將領,但是可不是也已經十來年沒經歷過大戰了嗎。 而人家項梁項羽叔侄倆人是十年磨一劍,雖然同樣也沒參與過什么重大的戰斗,但是這大秦的山川地勢和秦兵的能耐他們都已經是摸得十分門清了。你陳郡里面要是有啥大面積的風吹草動,人家是不可能不知道的,所以現在這種情況,就已經變成了哪一方能加能夠沉得住氣的問題了。 項梁不知道嬴高到底是為啥那么能沉得住氣,他心里猜測的原因是嬴高這個家伙年方二十余歲便已然成了大秦的第一任儲君,連在民間聲望那么高的扶蘇都被他給干下去了。 這樣的年輕人,那肯定是心浮氣躁了,肯定是啥也不怕啊,所以他壓根就沒拿自己這些反秦勢力當回事,所以才穩穩的在陳縣,紋絲未動。 項梁相信,等到自己的三路大軍聯動,讓區區一個陳郡不能招架的時候,當他的兵力優勢結合著戰線的長度顯現出來的時候,等待著只有二十多歲的嬴高的將會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局面。 到了那個時候,也正是自己率領著大軍一路攆著嬴高打進函谷關的時候,正是自己真正讓楚國復國的時候。 回到現如今來說,項梁認為自己肯定是更應該沉得住氣的一方,因為第三路的陳嬰沒有讓他失望,他相信等到陳嬰得到了自己的消息之后,嬴高是一定會慌了,而且是十分的慌。 的確,經過了幾日之后,已經在壽春修整了不短時間的陳嬰接到了項梁的消息,他看著項梁那看似完美的布置,臉上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笑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