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候的琉球島還叫做琉球,而不是沖繩島。 主島琉球島上有著一座大港市,即是那霸港。 因為世代受中土王朝冊封,有著向大明朝貢和貿(mào)易的權(quán)力,琉球王國的那霸港就成為了不少南洋藩國前來大明朝貢的中轉(zhuǎn)點。 雖然小國寡民,可琉球的船只,不僅往來那霸與福州之間,還北上島國和高麗,又南下呂宋、安南、暹羅、亞齊、爪哇、馬六甲等大明藩國,足跡遍布整個南洋。現(xiàn)代那邊那霸后世更是成了國際貿(mào)易港口。 此時的那霸雖然比不上島國長崎和后起的東寧島商港,但也算是東方世界排的上號的貿(mào)易海港。 只不過因為國土面積狹小,沒有什么出產(chǎn),所以那霸只是來往船只停泊的旅港,這一年以來已經(jīng)逐漸被更具地理優(yōu)勢的東寧島所取代。 琉球國的王室和官府一方面為逐漸稀少的外來船只感到憂心,一方面也為入侵琉球的島國人感到害怕。 是的,此時的琉球雖然還是尚氏王朝,但琉球王已經(jīng)基本無力做主,隔壁島津家的武士就跟太上皇一樣壓在琉球人頭上。 琉球群島幾百年來一直是大明藩屬,不過在萬歷三十七年也就是1609年,島國薩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島國進(jìn)貢。尚氏王朝無力反抗,那時起琉球王國就形成“兩屬”狀態(tài),名義上屬于大明藩屬,像大明朝貢,后逐漸被薩摩藩實際控制,成為薩摩藩的附庸。 1872年,島國政府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削琉球國號設(shè)為“琉球藩”。1875年7月,島國強令琉球王國停止對清政府的朝貢,并改用島國年號。1879年島國宣布琉球廢藩置縣,完成所謂的“琉球處分”,將琉球強行并入島國,設(shè)“沖繩”縣,立國數(shù)百年的琉球王國最終覆亡。 這個時候是崇禎四十八年,琉球王國實際上已經(jīng)被薩摩藩把持幾十年了,他們在島上肆意妄為,還冒充琉球使臣去往大明朝貢,從中賺取利益。 因為大明秉持儒家傳統(tǒng)的封閉,所以至今未能得知琉球王國發(fā)生的事情。 如果朝廷知道的話,說不定早就發(fā)兵琉球討伐島國倭逆了。畢竟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可也是堂堂正正的大明藩國,豈能任由外人欺辱? 當(dāng)年萬歷年間的抗倭援朝,雖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不也拯救了作為大明藩國的高麗嗎? 當(dāng)十幾艘“巨型”艦隊行駛到那霸港口的時候,港里的人群都騷動了起來。 眼尖的已經(jīng)能夠看到艦隊上方懸掛的大明旗幟和代表東寧島的白鹿旗。 “是上國的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