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北伐前奏(一)-《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1/3)頁
見陳震提到西陵,上大將軍陸遜痛陳厲害之言言猶在耳。
孫權記得,當時陸遜是這樣對自己說的——“西陵、建平,國之蕃表,既處下流,受敵二境。......此乃社稷安危之機,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以為西陵國之西門,雖云易守,亦復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則荊州非吳有也。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
西陵地處大江下游,濱臨魏蜀兩國邊境,事關荊州成敗。
陳震看著殿上大驚失色,交頭接耳的東吳群臣,又回響起臨發時劉永對他的囑咐。
“東吳鎮守荊州的一半兵力便駐扎于西陵,吳國荊州守將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對夷陵防線的經營上,要知道,吳漢早已結盟,諸葛瑾、陸遜還煞費苦心經營夷陵防線做什么呢?這個答案卿知道嗎?”
答案昭然若揭!陳震當然知道,防備國朝再次東襲荊州!
面對陳震的提議,孫權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早在夷陵之戰時,陸遜就對他講過:“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
孫權對西線的防御也歷來重視,他分宜都郡設立建平郡,布置軍事要塞,這就是所謂的“西陵、建平,國之蕃表”的由來。
對于如今陳震提雙方互撤邊境軍隊,孫權抱有深深疑慮,永安對西陵居高臨下,更兼有順江而下的水利,裁撤軍隊之后萬一西蜀再玩一手“白衣渡江”,則東吳危矣。
見孫權滿腹疑云,避而不答,陳震又拱手道:“作為回報,敝國亦將裁撤永安同等數量軍隊以示誠意。”
孫權搖搖頭:“貴國扼險居高,占據地利,我國只得增兵戍守,以人力補足。裁撤邊軍無益于吳國國事呀。”
陳震對于孫權會出言拒絕毫不意外,沉吟著道:“天下十三州一部(司隸校尉部),臣敢請吳皇陛下,哪個州是最關鍵最敏感的呢?”
“荊州!”孫權完全不作考慮,脫口而答。
“不錯!”陳震抖抖衣袖,侃侃而談,頗有一翻指點天下、激揚文字的氣勢。
“荊州北接宛城、洛陽,直插曹魏腹地許昌。西連巴蜀,是入蜀的東部必經之地。東臨吳會,對東吳有順江而下的優勢,同時,荊州又是漢水、大江的交匯處,是水軍的用武之地。”
陸遜接口凜聲道:“正因為荊州實乃天下中心、兵家必爭之地,敝國才萬不敢裁撤西陵駐軍!”
“承蒙上大將軍所言,荊州是天下的樞紐,誰占據荊州誰就掌握了主動。”陳震瞥向器宇軒昂、儀表不凡的陸遜,順口道:“也正因如此,敝國故前將軍關羽才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圍曹仁樊城,逼降于禁。使曹操有遷都避禍之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萍乡市|
彭州市|
瓮安县|
阳信县|
蒙城县|
大名县|
红原县|
绥化市|
河北省|
同仁县|
乐亭县|
津市市|
固原市|
泗阳县|
平远县|
黄大仙区|
台江县|
棋牌|
上高县|
垦利县|
潞西市|
疏勒县|
紫云|
巍山|
甘德县|
武穴市|
张家界市|
澄迈县|
宣汉县|
定西市|
长治市|
九龙城区|
常山县|
武邑县|
江达县|
铅山县|
集安市|
三门县|
永寿县|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