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錦里,故魯王府 劉永從魯王位居九五之尊,魯王府作為他的潛邸,在劉永不敕令府邸賜予誰居住或作何用途的情況下,自然沒有人敢動魯王府的一草一木,春坨還每日遣人打掃,一切都當如日劉永離開的時候一般光景。 待劉永的車駕不偏不倚,堪堪停在故魯王府府前時,府中已聚集了一大批武臣猛將。 他們聽見府外的響動,全部呼喇喇涌將出來,齊齊向劉永抱拳行禮,聲音如洪,一時喧囂不已。 “臣等拜見陛下!” 同武官們見禮,劉永的視線越過前排的諸位將軍,投射到后排的中郎將、校尉上,尤其是張苞和關興的面上。 人的名樹的影,對于這二位的令尊,大家都相當熟悉了,張飛、關羽,皆萬人敵! 況且按演義的說法,劉關張喝雞血、燒黃紙,拜了把子,那劉永還免不了道聲“二位兄長好”,事實上……那只是老羅的一廂情愿罷了。 劉關張,情同兄弟、互為手足心腹,者才是正史! 虎父無犬子,張苞、關興治兵上雖不及其父老練,但也是沙場新秀、潛力股。 在一眾將校的簇擁下,劉永重新步入魯王府。 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下詔于天下各郡國建立官學傳授儒術經學,謂之郡國學。至東漢,郡國學進一步被發揚光大,從內地中原向邊地擴展,中國首批官立學校體系正式建立。 文有郡國學培養人才、學者,劉永決定,武事方面設立官學的事情也提上議程,他下詔曰: 世之質武,隨教而變。兵亂以來,武學廢絕,后生進趣,不由武備。豈訓導未洽,將進用者不以勇顯乎?其命赦建武習院,其軍人學通步騎者,教官牧兵,將軍試課,擢其高第者,進武習院亟學;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 經過劉永和丞相、百官的接洽、通氣,和八月到十月兩個月時間的精心準備,武習院終于要在世人面前揭幕了,而它的署衙地點便在昔日的魯王府! 魯王府位居錦里,占地七百畝、屋舍百余間,稍做改建即可完全能滿足武習院教學用地的需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