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司鹽校尉專營鹽鐵之利,放在后世那就是移動、中鐵、中航這些壟斷國家命脈的大型國企,不僅衙門福利、油水多多,就連衙署門的大門那都修得比別的衙門富氣、堂皇些。 于是乎,這一位置一空缺出來。無數人就熱紅了眼,紛紛盯上這塊肥肉。 “臣宗預不才,愿替陛下效命于前!”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右中郎將宗預心頭一熱,當即毛遂自薦。 盯著跳出來的宗預,劉永覺得腦中涌現關于他的信息——宗預,右中郎將,秩比兩千石,是光祿勛的屬官。 但……放在蜀漢,這妥妥就是不負責具體事物的閑職,宗預唯一的工作可能就是做高級參謀。 宗預…… 劉永在心底回想這貨原來歷史上的生憑—— 也是跟著張飛扛過槍的小弟,但在蔣琬、費祎這些人在世前一直未步入中樞,直到后來銜命出使東吳,才獲得機會平步青云,任后將軍出督永安。 值得一提的是宗預六十多歲才獲任屯騎校尉,這是他后半生獲得的第一個重要職位,總之,這個宗預和自己便宜老爹一樣,屬于前半輩子混得不甚如意、大器晚成的人物。 論能力,他恐怕很難和費祎、蔣琬比肩,但做個封疆大吏、一府主官還是綽綽有余的。 不過,就眼下而言,這個宗預想把司鹽校尉如此重分量的職位吃到嘴里還是想多了,沒有深厚的背景和積年老吏的積淀是很難在衙署中平衡方方面面、駕輕就熟地斬斷各種想伸進來分一杯羹的觸手的。 是以,劉永不置可否,轉頭詢問丞相諸葛亮的意見,像這種事情還是老丞相拿捏得準。 “丞相以為如何?” 諸葛亮看了一眼宗預,后者便立馬低下頭去,這個宗預才三十出頭,還很年輕,比不得從司鹽校尉衙署中走上來的杜祺,杜祺長年和鹽鐵打交道,那經驗可是相當豐富了。 因此,諸葛亮還是作了老成持重的選擇:“臣舉薦丞相府參軍、益州治中從事張裔,接任司鹽校尉。” 張裔? 劉永一擊節,張裔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張裔這貨是蜀郡成I都人氏,本土人,曾被劉璋受命率軍抵抗張飛,可這貨哪是張翼德的對手,被猛張飛逮住一頓胖揍,屁滾尿流地逃回成I都,從此就成了劉璋投降的信使,并率先打開成I都城門迎老爹的軍隊入城。 老爹入主成I都后,拜這貨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將,于是這廝就屁顛屁顛地前去上任了,結果半路上跳出來個雍闿,二話不說把他綁了遣送去吳國。 提到這個雍闿,劉永就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個人真是遠追其祖雄風啊! 雍闿祖上乃劉邦的元勛功臣雍齒,可這個雍齒素來瞧不起劉季(劉邦字季),更是在劉邦最危難時當了把二五仔——把劉邦賣了。后來復投劉邦,功封什邡侯,在廣漢郡什邡縣建立什邡侯國,子孫后代就在此繁衍下來。(把這貨封在那個時期的窮鄉僻壤……蜀地,也可以看出劉邦余氣未消呀……) 老雍家祖上就懟過老劉家,四百年后,雍闿又惡心了一把劉備——祖上給你老劉家當孫子,輪到我還是要當孫子,造反了……老子不伺候了! 然后張裔就過上了寓居東吳的俘虜生涯,直到劉備去世,鄧芝出使吳國,乘機請求放回張裔,這位老而彌堅、多災多難的老先生才獲準返回故里。 張裔歷任魚復縣長(秦漢制度,縣過萬戶,置縣令,萬戶以下置縣長)、益州從事、帳下司馬,年歲閱歷都擺在那兒,當然能勝任司鹽校尉一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