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后一個問題!” “我大周以仁義治國,以仁義治天下!” “敢問,太子為何在象郡屠殺數萬之眾?!” 果不其然,蔣政話鋒一轉,怒聲呵斥,當場質問! 而態度的變化,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更讓無數人內心一沉,面色一變,瞳孔收縮之下,死死盯著周錚。 三個問題,第一個和第二個雖說有逾矩之嫌,難以回答,甚至有可能引起群憤的話,現在看來都不是很重要。 因為比起現在這個問題來說,第三個是一針見血,直指周錚! 象郡之變,周錚將五大家族連根拔起! 他斬殺叛賊,無可厚非。 株連九族,也有法律支持! 但! 五大家族造反,數萬兵卒被周錚斬殺干凈,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已經投降之人。 在周錚一聲令下,那些舉白旗投降的兵卒,一個活口都沒留! 這是什么舉動!? 所謂論道,是論治理天下之道! 周錚在第一個問題說了君民如水舟,強調了要在乎民眾。 周錚在第二個問題說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明了要修仁義道德之身! 可是第三個問題,卻當場推翻了周錚之前的話術! 因為那些兵卒,幾乎都是民眾,他們甚至已經投降了。 可周錚的仁義之心呢!? 周錚的民為貴的態度呢!? 還是說,一切都不過是周錚夸夸其談,蠱惑眾人罷了。 周錚實質上就是一個嗜血、昏庸、無道之輩?! 這一刻,無數雙眼睛落在周錚身上,就連顧江等人也心頭慌了! 當初周錚所謂殺無赦的命令,就讓顧江擔心會出現這種情況,周平等人很清楚一定有人會以此為文章,大肆借此打壓周錚。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朝廷的打壓還沒有到,蔣政的質問就先到了! “蔣政是一代大儒,提倡仁義之治。” “我早就應該想到這一點啊!” 牧云這個時候,內心愧疚不已,干枯的手掌緊握起來,面容也沉到了谷底。 他本想利用自己的關系,讓蔣政過來給周錚造勢。 沒想到最后卻弄巧成拙! “蔣政這輩子,最痛恨的就是濫殺無辜......” 有些顫抖的聲音,牧云此時后悔不已。 他太清楚,周錚在朝廷不得勢,更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新政的頒布,同樣引起各個地方地主豪紳的反對。 眼下,第三個問題,無疑可能將周錚推向眾矢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