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 北撤-《踏雪昆侖》
第(2/3)頁
嚇得一干醫(yī)官,慌忙規(guī)避不敢再言,生怕皇帝殺心大開,自己朝不保夕,有隨行醫(yī)官提醒南下太醫(yī),此前瓜吏模范尚在,切忌惹怒龍顏。
行至欒城殺胡林時,遼太宗終因縱欲無度、病體難支,迷蒙之中,耶律德光方才想起、掌控天下所以不久之根本,招來侍臣與隨軍諸皇子。
遼皇臨終于臥榻之前訓(xùn)言,稱此行有‘三失’:縱兵掠芻粟,一也;括民私財,二也;不遽遣諸節(jié)度還鎮(zhèn),三也。
遼皇遺言未盡,口吐鮮血、一命嗚呼,年僅四十六歲。
南下此行,耶律德光再也沒想到,這中原皇帝做的他哀嘆連連,提心吊膽、悻悻成疾,終于耗盡畢生心血。
耶律德光剛死沒兩天,大軍至饒陽,大臣耶律安摶與耶律吼、耶律洼等前線將領(lǐng),便急切擁立隨軍作戰(zhàn)的永康王耶律阮【人皇王耶律倍之子】為帝。
也就是說、耶律德光的皇子全部靠邊站了,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切皆是利益捆綁之結(jié)果。
而此刻,在上京的應(yīng)天后述律平,則更想讓兒子耶律李胡繼承皇位,因而責(zé)令李胡率大隊人馬,在燕北的泰德泉以逸待勞,準(zhǔn)備與敗退中原的耶律阮所部開戰(zhàn)。
隨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遼軍,是一支十分驍勇善戰(zhàn)的部隊,雖然時局突變、失去了半壁江山,大隊人馬不得已班師回朝。
但遼兵核心精銳受損不大,戰(zhàn)力仍舊不容小覷,囊括大遼國的主力干將數(shù)十員,尤其是其中還有智勇雙全的莫家兄弟。
因遼世宗耶律阮,事先已將莫家兄弟及蕭翰等諸文武大臣,俱加以封賞籠絡(luò),眾將官無不死心效力,故李胡兵馬在泰德泉一線,遭到安端、劉哥等諸將齊心奮戰(zhàn)而兵敗。
李胡鎩羽而歸盛怒下令,將世宗左右文武將臣等、留在上京的家眷全都抓了起來,以此作為成敗籌碼、再次兵臨潢河【今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攢水渡口,與耶律阮主力各自整備兩岸、對壘拒戰(zhàn)。
眼看同室操戈、皇權(quán)爭奪,城門失火勢必殃及池魚,京城上下人心浮動,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社稷將危,應(yīng)天后也感勝負(fù)難料、權(quán)位不保,惶惶不可終日。
后經(jīng)過朝堂內(nèi)外眾文武的力諫苦勸,以及老臣耶律屋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斡旋,應(yīng)天后述律平勉強(qiáng)同意了耶律阮的帝位,這就是大遼國歷史上著名的‘橫渡之約’。
奇王莫師文奉命西行,在西京周圍擊潰諸多地方反抗武裝,安營扎寨休整半個月,王爺方才率軍渡河北上,一路上,雖然叛軍多如牛毛,但依舊旗開得勝,至沁州晉州界,遼軍又大敗劉知遠(yuǎn)所部。
是夜,遼軍兵將歡聚暢飲慶賀大勝,各部將官為圖王爺加官進(jìn)爵和賞賜,趁興向奇王匯報連路戰(zhàn)果,大肆炫耀擄掠的金銀珠寶和美女,酒醉互擁胡亂入睡,不料半夜遼營突遭偷襲,傷亡數(shù)不勝數(shù),損失竟然過半。
奇王驚聞漢軍偷襲,慌忙收攏余部,有家將來報丹丹郡主被黑衣人劫走,但黑衣人為毒箭所傷,諒也跑不了多遠(yuǎn),已有侍衛(wèi)尾隨尋找,不久又有人報少主被殺、大王子失蹤。
莫師文聞訊,暗中心如刀割,卻不敢聲張,這番損兵折將又怕皇上怪罪,匆忙派部將打探東路軍,恰好傳來遼太宗駕崩的消息。
王爺這才稍微心安,也就趁勢虛晃一槍,由汾州北上云州駐扎,再派心腹愛將多人尋找失散兒女,合兵之事也顧不上了。
不久,經(jīng)密報得知,莫師文在沁州附近遭偷襲,這是西夏部族和劉知遠(yuǎn)合謀所為,莫師文乃大怒,上報遼世宗請命兵伐西夏。
耶律阮為籠絡(luò)莫家兄弟,自然不便拒絕,同時西夏、黨項諸部蠢蠢欲動,他也有所察覺,于是欣然準(zhǔn)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古丈县|
昆山市|
马鞍山市|
临安市|
稻城县|
全南县|
延川县|
寿光市|
温宿县|
东至县|
皮山县|
滦南县|
宜都市|
香港
|
光泽县|
安庆市|
龙胜|
绥宁县|
玉树县|
海盐县|
汝阳县|
泸溪县|
江陵县|
咸宁市|
奇台县|
白玉县|
临湘市|
寿宁县|
隆化县|
宁晋县|
景泰县|
尼玛县|
石景山区|
姜堰市|
阳原县|
南澳县|
垣曲县|
万全县|
连平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