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鄭泓把果脯放回口袋,拍手笑道:“朱大郎,你比俺想象中更有趣。俺家是生意人,物依稀為貴,市面上若有好東西,能買斷當然要買斷。一來可以居奇漲價,二來送禮也能當孤品送出?!? 朱銘抱拳作揖:“受教了?!? 拿出絲巾擦凈手中糖漬,鄭泓繼續說:“只買一支也行,開個價吧。” 朱銘獅子大張口:“三百貫。” 鄭泓忍不住翻白眼:“俺雖讀書不行,卻也不是個傻子。你賣給白三郎六十貫,賣給俺卻要三百貫,屬實差得有點太多。” 朱銘解釋道:“在這洋州,此物只我手中才有,賣一支便少一支,越往后賣自然就越貴。” 鄭泓不理這套說辭:“八十貫,多出一文俺都不買。若是肯賣,俺便認你這個朋友?!? 朱銘頓時笑容滿面:“小官人的面子,一千貫也值,這筆買賣就說定了。只有一個要求,還請小官人遵守?!? “講。”鄭泓道。 朱銘說道:“莫要張揚,不讓第三人知曉。” “俺嘴嚴,保證不說,”鄭泓掏出幾枚銀錢,“這次出門得急,也沒帶幾個,先把定錢給你?!? “好說。”朱銘接過錢幣,發現并非鐵錢,不由多看了幾眼。 宋代也是有金銀幣的,尤其是徽宗朝,因為銅料奇缺、紙幣作廢等緣故,鑄造了大量金銀錢幣填補空缺。 至于銀價,一兩銀子已經漲到2000多文,這是蔡京濫發劣錢造成的。 “短佰”也愈發普遍,就連鐵錢都能“短佰”,簡直離譜到家了。(注:短佰又稱省佰,不足一百文錢,卻能做一百文交易。即良幣的購買價值,已經超過其本身幣值,官府收稅都認可這種情況。) 一直在輔導孩子念書的朱國祥,不知何時已將毛筆拿來,直接遞到鄭泓的手中。 鄭泓驚訝道:“俺只交了定錢,你們便肯給貨,就不怕俺不認賬?” 朱國祥微笑道:“鄭家的信譽,比一支毛筆貴重得多?!? 父子倆現在不愁吃的,錢財反屬其次,只想搭上鄭家那條線。 “果真爽利人,”鄭泓起身抱拳,“今后有甚困難,去了洋州,報俺名號便是。買筆的余款,等俺回家以后,立馬差人送來。對了,這筆有什么說辭,俺也記不住,能不能寫在紙上,送禮時俺才好吹噓一番。” “可以!” 朱國祥從白祺那里要來筆墨,把湖筆的推銷用詞給寫上。 鄭泓吹了吹墨跡,等墨水干得差不多,便折起來收進懷里。 辦完正事,這廝再次掏出果脯,還托著紙包問:“兩位要吃不?” 朱國祥沒好意思去拿,朱銘卻不客氣,狠狠抓了一大把,他認為自己需要補充糖分。 一塊果脯塞進嘴里,鄭泓忙不迭發問:“二位真個去過海外?” “家父出海過?!敝煦懻f道。 鄭泓興致勃勃:“快講講,俺還沒見過大海呢。” 一回生,二回熟。 編起故事來,朱銘已經頗有經驗,亂七八糟瞎雞兒胡侃,把小胖子聽得一愣一愣。 當然,也不是全都信,鄭泓更多的是當故事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