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今時則不同。 今時姜望已是大齊帝國最年輕的軍功侯,食邑三千戶,是可以堂堂正正走進政事堂,旁聽政議的存在。 雖不能說可以與易星辰相提并論,但也有平等對話的資格了。閑飲茶,笑飲酒,談談國事家事,也都沒什么問題。 兩人行進中庭,各自落座。 自然先是一番敘舊,再聊幾句天下形勢,討論一番道術技巧……易星辰可是臨淄城里頂有名的術法大家。 如此好一陣之后,姜望才想起來自己此行的目的,止住了繼續求教的話茬,左右看看,冷不丁問道: “怎地不見令公子?” 易星辰有兩個兒子,一個二十多歲,一個三十多歲,資質都很一般,遠不及易星辰人物風流。 所謂“世間少有玉郎君,難得一見易星辰。“ 說的正是李正書和易星辰年輕時候的風姿。 常有人說正是因為易星辰難得一見,所以占多了易家的才氣,使后人難有所得。 當然,這亦只是閑話罷了。 易星辰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道:“長子懷詠,資質魯鈍,這會應該還在戶部核賬。次子懷民,性子跳脫,不受管束,這會還不知睡在哪個館子里。過幾天我準備把他送去玄沙挖礦,省得在身邊礙眼。 無論易懷詠、易懷民如何,也都不是他會跟人閑說的話題,同姜望論及,亦是一種親近。倒是不會讓他們結交,因為注定不會是一個層次的人物。就如易星辰此時的語氣,是有一種與姜望閑談晚輩后生的態度在的。 他自己目前屬意的能夠多繼承他政治資源的人,是巡檢副使楊未同。畢竟政綱之傳,親生的沒用,有才的才行。就算是為后人鋪路,他也只會讓楊未同和姜望打好關系。 姜望當然也不會拿大,只是道:“兩位賢兄人品甚好,這點我是深知的。今行於世,人品是第一要務。至于其它,倒是不很緊要。“ 易星辰不知道姜望是想要表達什么,飲了一口茶,才道:“他們性子倒是不壞。” 姜望又道:“兩位賢兄都各有要務,平時也肯定是沒什么時間陪大夫的" 易星辰都樂了。 是什么讓姜望說得出易懷民有要務的,他自己的兒子他不清楚么?那德性跟那個重玄明圖差不多,混吃等死就得了。 但面上什么都不表露,只看著姜望,靜等他說正題。 姜望也的確不是個能夠云山霧罩的人,說到這里,便覺鋪墊已夠,于是道:“我建議您收一個義女。 饒是易星辰見多識廣,這會也有些愣住:“你的意思是,兒子不爭氣就不要了?” 以易星辰的身份地位,收義女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張張嘴就算的。那得是正兒八經的錄入易氏族譜,名字記在易星辰之后。被齊國律法所承認,真正擁有繼承易星辰家業之資格。 “不不不。”姜望連忙道:“我是說,女兒要比兒子貼心,您說呢?“ 易星辰品著茶,笑容玩味:“我越發糊涂了,你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兒子女兒什么的,武安侯現在就懂了?” 這位易大夫的回答,完全沒有按照設想的套路來。 姜望一時無言以對。 悶了一會兒才道:“我是真的覺得,有一個姑娘,很適合做您的義女。” 易星辰含笑道:“我好像并沒有衰弱到需要女兒照顧的時候,就算是真有那么一天,家里也多的是仆傭。“ “如果您的這個義女,是未來的博望侯夫人呢?”姜望問。 易星辰終于認真了些,抬眸看著姜望:“哦,是嗎?” 姜望鄭重地道:“并且您的這個義女,是我的至交好友。” 易星辰微微仰頭:“唔未來的博望侯夫人,現在的武安侯好友。” 姜望道:“如假包換。" 易星辰饒有深意地看著他:“對我來說,后一點尤為重要。“ 姜望低頭致意:“晚輩不勝榮幸。” 易星辰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我想我可能確實是年紀大了,很怕孤獨,如果能有一個女兒陪著,想來會好很多。” ”一定會的。“姜望說道:“您的女兒,很善良。你的女婿很熱鬧。” 他環顧一周,很認真地補充道:“這座院子都很難關住的熱鬧。“ “喝茶。”易星辰道。 叮叮叮叮嚀嚀~ 檐下的風鈴,似已在提前慶祝。 這是道歷三九二一年五月三日。 臨淄城的夏天,很是喧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