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遏制齊國壯大的決心,有多大? 恐怕只有景國人自己知道。 若真是達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發生在星月原的那場戰爭,就不應該是象國和旭國的戰爭,不該是齊景兩國年輕天驕之戰。 那陽時候就應該是于闕大戰姜夢熊! 隨著奉節陷落、護國大陣被提前逼出,再到東線局勢糜爛,帝陵被褻瀆,北線也被不斷突破… 夏國人的士氣,已經跌落谷底。東西兩線向齊國投降的將士越來越多,便是明證。東線那邊甚至都快把夏國的降軍用成伐夏主力了! 今日之夏國,急需景國大勝、景國大軍即將南下這樣的消息來提振軍心。 所以姒驕當然不會公開說,景國未必南下。 所以他當然會擺出信心滿滿的姿態,與滿座公卿一同歡喜。 景國取得了景牧之戰的勝利,對夏國當然是個絕好的消息。 但具體好到什么程度呢? 遺憾的是……竟不由夏國自己來決定。 仍是要看齊景的決心,要看兩大霸主國的態度。 對于景國來說,如今局勢下最優的情況,是他們大勝牧國的消息一傳開,齊國就不得不退軍東域。 如此,他們力勝牧國,勢勝齊國,不需要付出額外的代價,就能夠順便贏得齊夏戰場上的一切。 次優的情況,是齊國一意滅夏,夏國殊死抵抗,撐到景國大軍南下,屆時內外夾攻,大破齊軍。 那么,景國先敗牧國,后敗齊國,雖則難免自身也傷筋動骨,但仍舊是天下無雙的霸主,是現世最偉大的帝國。 最壞的情況,是夏國撐不住,且景國南下,也未能打破齊軍到那個時候,景國在盛國戰場贏得的一切,說不得都要吐回去! 因為以景國今時今日的地位,天下列強哪個不虎視耽耽?以景國天下駕刀的霸道,天下列強哪個不暗中牙癢?一旦天下無雙的神話被打破,那些凝望中域多年的雄主,只怕都難以按捺自己的刀鋒。 在與天下霸主的交鋒中,景國是一場戰爭都輸不得的。 所以景國絕對不希望在如今局勢下,再與齊國開戰。那么他們援夏的力度,就有很大的料酌空間…… 與齊國夏國兩方的表現都有關聯。 再站到齊國的角度來思考。 齊國也絕對不愿意在現在的情況下與景國開戰,不然當初也不用苦費心機,派曹皆去離原城。想盡一切辦法,只是為了讓景國人無瑕南顧。 星月原之戰是景齊兩國互相忌憚互相妥協的結果。 最終是齊國贏得了伐夏的機會,景國決定集中力量去迎戰牧國。 現在景國率先結束了戰爭.齊國當然要面臨更限難的選擇。 于齊國而言。 這次戰爭最好的結果,是在景國騰出手來之前,就一舉蕩平夏國社稷一但現在已經注定不可能同央城防線至少此刻還是固若金湯。相信再守個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景國掃清盛國境內的牧國殘軍,可不需要十天那么久。 就這么退去,重演三十三年前故事,齊人是否甘心? 可要是不退的話.齊國真的做好了與景國交戰的準備嗎?等到景國大軍南下,齊國這遠征大夏的百萬雄師,可未見得就能安然撤回了。 夏國今日之可悲正在于此一哪怕殊死抵抗后,已經撐到了現在,撐到了天下形勢的轉變,仍然要等待他國的意志! 夏國應該怎么做呢? 奚孟府認為—— 無論景國齊國怎么想,夏國仍需要展現自己的力量。需要讓景國知道,景國大軍南下,可以用更少的代價擺取勝利。需要讓齊國知道,齊國要想伐滅夏國,需要付出更多代價,且已經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在齊景雙方的戰略天平上,都加上自己的砝碼。使前者的天平往“退兵”傾斜,后者的天平往“南下”傾斜。 這就是夏國應該做的事情。 而至少在這一點上,他與武王應該是一致的。 奚孟府在心里默默想著這一切,而后一言不發。 姒驕于是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自己的意思。隨手拿起一杯酒,遞給了這位國師,示意滿飲,示意歡喜無論景國齊國怎么想,夏國仍需要展現自己的力量。需要讓景國知道,景國大軍南下,可以用更少的代價攫取勝利。需要讓齊國知道,齊國要想伐滅夏國,需要付出更多代價,且已經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在齊景雙方的戰略天平上,都加上自己的砝碼。使前者的天平往“退兵”傾斜,后者的天平往“南下”傾斜。 這就是夏國應該做的事情, 而至少在這一點上,他與武王應該是一致的。 奚孟府在心里默默想著這一切,而后一言不發。 姒驕于是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自己的意思。隨手拿起一杯酒,遞給了這位國師,示意滿飲,示意歡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