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希望一一曹皆能夠給到足夠的信任,不要以為他不小心砍死姜望的哪一刀是故意。 他有些悲哀地想。 小國享民,不得不多想! 然而隨著戰斗的開始,他很快發現……他想多了! 姜望竟然完全跟得上他們的戰斗節奏。 這個年輕人,雖然還未達到可以跟神臨強者硬碰硬的地步,但敲敲邊鼓、為他創造戰機,卻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于姜望的每一劍,都出在令他非常舒服的角度。他明確地感受到,姜望融進了他的節奏里。以驚人的戰斗智慧,給了他近乎完美的配合! 閻頗越戰越放開,越戰越暢快,而無論他怎么自如揮灑,姜望總能出現在最適合的位置…實在是有一種美妙的默契。 已經很多年沒人給過他這種默契。 這種感受,甚至于一度讓他聯想起了那個不能再被提及名字的人,那些曾經并肩戰斗過的日子。只是那個時候…他還很弱小。而那個人,也和現在的姜青羊一樣年輕,光耀。 大爭之世,征伐何曾休。 多少英雄豪杰,皆如大江東流去! 閻頗的刀光越來越燦爛,到后來,渾似雷行雨潑,未有半分間隙。再然后,反倒不見光焰了。愈發樸實無華,招式簡單。 只有冷漠的刀鋒,一次次逼近周雄的要害。 他的靈識幾乎完全貼身而存,愈是殺力勃發,愈是不見煊赫。 而周雄,也終于開始感受到了無力。 他沒有留手。 此刻他哪有留手的可能? 方寸之間,他已經殺招盡出。 這個姜望滑不溜丟,像是一片飄蕩在狂風里的落葉,倏忽來去,總是混同在間頗的攻勢里。欲攻其人,避不開閻頗去。 但他又不能置之不理,姜望雖然沒能跨越生命本質,但卻是真有傷害他的能力! 無論劍法、神通、道術,他再未見過第二個極致如斯的外樓修士, 本是為在混戰中尋找機會,但這場方寸間的生死搏殺剛一開始,他就被牢牢壓制。且隨著戰斗的發展…已然進退維谷! 沒有機會了.… 他在心里意識到這樣一個真相一一在開戰之前,引軍五萬,神臨碾壓,何曾會想到有這樣的可能? 難以接受,可必須面對現實! 江永周氏若說有什么亙古傳之的精神,那就是“面對”二字。 魏光耀和徐燦、張詠,在兵力占據優勢,且有大陣助力的情況下,也遲遲未能擊破齊軍。甚至于在重玄勝的調度下,齊軍正不斷反攻! 遠處高山上,也已響起了動靜,北面高地陣線的爭奪已然開始。 以秋殺士卒為主體、個個收獲滿滿、全副武裝的得勝營,面對缺乏優秀將主的夏方守軍,簡直勢如破竹。 確實沒有機會了。 撤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但觸憫都戰死在這里。 他這一逃,如何面對觸讓?如何面對觸公異? 但還有五萬夏軍在此,他就這么將這些士卒拋下了,如何面對夏國?如何面對周氏先祖? 或許還可以…殺死姜望。 他在心中再次調低了預期。從搏命殺死閻頗姜望兩人,到只換一個走。 閻頗和姜望之間,他選擇更好下手、對齊國也更重要的姜望。 殺這樣一個神臨無阻、洞真可期的姜望。用自己的死,撲滅齊國未來可見的璀璨! 大約這便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父親是國公,自己是神臨。 鎮守長洛,于國有功,于己無愧。 怎么就…到了這一步呢? 奚國師親自安排的反擊計劃,他本心十分欽服。甚至于他一個神臨修士緊急過來,只為了會洺府這邊的萬無一失。 明明每一步都沒有錯,怎么會走到這樣的結局? 時乎?命乎?運乎? 神而明之,也難明白! 靈域壓縮似以披身衣,握拳縱橫如風云虎。這一刻周雄的眼睛發紅,滿是殺意地看著閣頗,儒門正修的乾坤清氣凝聚在拳頭上,拳影重重里,皆現風虎云龍,擺足了要跟閻頗同歸于盡的架勢。 閻頗的刀沒有一絲動搖。 在此優勢局面下,他并不畏懼搏命。越是怕死越容易死的道理,上了戰場這么多年的人,沒理由會不懂。 而且斬殺神臨和擊退神臨,功勛可是天差地別。 殺一個周雄,弋國能夠保住一年的開脈丹收獲!這又能產生多少人才? 他非常樂意送周雄最后一程。 所以他不退反進,以刀鋒迎拳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