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戰斗開始之前,易勝鋒本是緊隨周雄之后行進,一者在明一者暗,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萬無一失地把姜望抹殺。 雖然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故,弋國的閻頗突然出現,攔下了周雄。 但易勝鋒并沒有猶疑,更不存在退縮。 恰恰是周雄被阻攔,能夠留出巨大的警戒疏漏——君不見那姜望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性,還在那里優哉游哉地救人? 他順勢就抹掉了姜望的本能警覺,直接以遁在感官外的一劍出手,便要將其拿下。 說起來,他自然不介意與人圍殺姜望,搏殺的唯一重點便是生死,沒有什么公不公平。但這并不代表他沒有獨自面對姜望的勇氣,沒有單獨斬殺姜望的信心! 練劍十六年,揮劍早已經成為一種本能。 身為七殺真人的弟子,從小到大,他不知經歷多少次生死搏殺,殺死過多少強敵。 陸霜河持的是天道無情,他認為易勝鋒有機會殺死的對手,易勝鋒若不能做到,他也只會看著易勝鋒去死。無論二者強弱之分,有多么明顯! 所謂遁在感官外旳一劍,是易勝鋒結合他跨越本性靈覺的能力,所創造的獨門劍術。是在對手五識的層面,完成感官上的跨越,從而潛蹤匿行,進而暴起襲殺。 此劍無名。 因為他不打算傳給任何人,也沒有必要向死人介紹。 姜望千錘百煉的戰斗本能,令其人在全無危險警覺的情況下,竟生警覺,從而以凝聚的火界之術,提前引發了這一劍。使得十成殺力,出不得八成。剩下的殺力,又還都消耗在火界中。 下次對敵,如果是面對這種戰斗才情絕頂的對手,要適當給對手保留一絲危險警覺,如此才更逼真。這是易勝鋒從這一次交鋒里學到的東西——如果還有下次的話。 火界綻開的時機,妙到毫巔。 火界引爆的選擇,更是神來之筆。 而后這明月經天的一劍,似雨潑而來。 易勝鋒抹掉了對手的本能警覺,自身卻感到一種澆透天靈的寒意。 萬千劍絲如月光傾落,其間相思劍意,令易勝鋒完全感受到了那種情緒——那是一個孩童,無數次午夜夢回的驚醒!是無法釋懷、不能相信的驚痛! 在最應該建立信任的年齡,他叫姜望見識了冷酷的人間。 這種冷酷,如今完全傾注在了劍光里,還贈于他。 這是一份,遲來了十六年的回禮。 究其招術近于神,盡其劍意寒似鐵! 在各種意義上,這都是殺伐無匹的一劍。尤其是當它帶來洞穿了時光的那種驚痛感。 見此劍者心傷。 但易勝鋒的心,是淡漠的。 他感受到了那種情緒,當年他一掌推姜望下水時,他就已經看到過那種情緒——但無動于衷。 他從來也沒有后悔。 他從來也不需要被原諒。 當劍已臨身,他要應對的只有劍。 他倒提薄幸郎,一退,再退,又退!他的步子不算太快,但每一步都踩在迎劍與不迎劍的間隔上,牽動著敵我的氣機,影響著劍勢的變幻。 這是當世真人任秋離所傳的天機步,號稱步步莫測,而料敵先機。 如是三步之后,他忽而又進,一劍上挑,反迎姜望之劍鋒! 這一挑,天地開。 這一挑,風云動。 這一挑,好像要挑起那明月,當然也包括那無盡的“月光”。 這一劍似是打破了空間的界限,令此界連同至彼界……在那遙遠的未知處,是一個沒有紛爭,不存在傷害,可以永享極樂的美麗世界。 這一劍像是在迎客,迎你去彼處,帶著人間紅塵的煙火氣,又有佛家普度之慈悲。 這一劍,名【上生】! 出自南斗殿真傳,能夠從外樓境一直修到衍道境的劍術——南斗殺生劍! 古老的傳說中,南斗從來主生,此劍卻名南斗殺生! 這是萬古經傳,完全不遜色于因緣刀、八荒無回戟的絕頂招法。 此劍一出,便將無邊月色都挑動。 無數的劍氣之絲,都在易勝鋒的上空尖嘯而過,穿云洞風,卻無一根落在他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