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逐走齊賊,光復奉節!!!” 士卒們激動地怒吼起來! 此怒聲遍傳全城,激起一波一波的聲浪。 嘭!嘭!嘭! 城中駐扎著神武軍的軍營,也擂響了戰鼓,一時煊天。 “將士們!”姒驕伸手一按,撫平了潮涌,道:“且去休息吧,護國大陣已開,同央城固若金湯,大家可以安枕了!” 龍礁這才掉轉馬頭,引軍自去營地。 姒驕望著鎮國軍軍伍遠去,才回過身來,對著城門樓上的文武勛臣道:“護國大陣既然開了,就不要關。我大夏勵精圖治三十二年,國庫充盈,元石有的是。卻不知齊賊勞師遠征,這百萬大軍,能夠鏖戰多久!” 奚孟府立在偏離人群的一角,遠眺齊軍,出奇的沉默。 大戰之中,護國大陣一經全效率開啟,便無再隨意關上的道理。 尤其現在齊軍全面入侵,兵發多路,夏國更沒有關閉護國大陣的資格了。 當然,“不要關”,和“不能關”,的確是會切實影響到士氣的措辭。 雖然在此的都是夏國高層,心里透亮的人物,武王還是很注意說話……何至于注意這些細節呢? 城樓上的岷王一直沒有說話。 武王還在說些什么,大約是接下來的布防,哪幾府需得重點防御,齊軍有哪幾個角色得著重關注…… 聽著聽著,奚孟府的視線卻越飄越遠了…… …… …… 同央城外,齊軍的營地已經正式搭建起來。 矮墻鹿角,箭塔大弩……一個個軍用陣盤,撐起臨時性的大陣防御。 軍帳綿延,幾如江陰平原上的又一城。 當然,這臨時搭建的軍營,哪怕看起來再有規模,防御也不能跟同央城比。 但齊軍根本不懼野戰,倒是巴不得夏軍出城襲營呢。 夜晚已經來臨了,巨大的懸明燈,照得這里有如白晝。 仍然凍住的漣江東岸,也扎起了營盤。 攻破了劍鋒山的秋殺軍和剛剛結束慘烈大戰的逐風軍,都在漣江東岸,與春死軍隔著冰江守望。 戰場早就打掃完了。 一車一車的齊軍尸體,被運回了東岸。 由軍中文書一一確認了身份,記錄了勛績——實在血肉模糊認不出來的,各都各隊對照一下缺額士卒,也就能有個認知了。 此時此刻,漣江東岸被清理出了很大一片空地。 戰場上收攏的、所有齊軍的尸體,都被堆積在這里。 攻劍鋒山的時候,不是沒有死人。三日叫奉節府全境易幟,也賠了不少袍澤性命。 但都不及今日死的多。 三萬多具尸體堆在一起,是什么情景? 就是一座沉默的山! 是血肉之軀,可也是泥土山石。 他們是大齊帝國的大刀長矛,也是大齊帝國的高墻厚盾,這個帝國之所以能夠成就偉大、保有榮耀,是因為他們,奉獻了自己。 他們把自己的血肉,鋪成了厚實的地基,而后才有萬丈高樓拔地起。 李正言全身著甲,他的身后是逐風軍一眾正將、副將、都統…… 包括李鳳堯,包括李龍川,全都表情沉肅。 還活著的逐風軍將士,在這尸堆之外,沉默地圍了很多圈。 人群讓開了一條道路。 在晏平的陪同下,曹皆披甲而來。 那條道路,又慢慢合攏。 這位主導伐夏之戰的三軍統帥,步子很有力,而很慢。 他走到了李正言旁邊,停下腳步,對著這一座齊軍將士堆積成的山,深深鞠了一躬。代表著整個伐夏軍府的意志,不會忘記這些將士的犧牲。 時間到了…… 李正言抬起手掌,往前輕輕一推,如告別一般。 尸山上燃起了烈焰,而他卻扭過頭去,看向了遠處的天空。 這個在騎軍對沖時面不改色、在戰場上身先士卒的男人,此時竟不忍相看。 數萬人,在燃燒。 燃燒的,是他們的尸體。點亮的,是異國他鄉的夜空。 所有為國而征戰的人,所有為了身后家庭而奮力的人。 他們的骨灰,將會被帶回家鄉,給那些失去他們的人,一點念想。 烈火熊熊。 素來冷如冰山的李鳳堯,這時候卻開口,唱起了戰歌。 斑斑血跡沒能影響她的美麗,火光映照著她絕美的臉,在這埋葬袍澤的地方,似霜花綻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