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則,只要是在夏國境內,無論他們逃到哪里,齊軍都會打到哪里。最后都是要回歸統治,此前不妨就糧于敵! 三則,逃亡的夏國百姓,本身就是最真切的恐慌源。 派一百個間諜在夏國境內制造恐慌,也比不上一個背井離鄉涕淚橫流的夏國老百姓來得有用。 曹皆用兵,對細節的掌控近乎完美。 此時此刻,齊國百萬大軍,集結于漣江之畔。 旗官縱馬馳騁于半空,舉旗高喊:“傳主帥令渡河!” 擅長水行道術的修士,沿著漣江水岸一字排開。 動作整齊劃一,幾乎是同一時間掐動印決,發動了軍陣道術。 咔咔,咔咔。 冰層迅速在水面蔓延。 這種冰,不是河流表面的一層浮冰、薄冰,而是厚至半截河岸、完全可以跑馬走車的凍冰! 術法過后,漣江已凍。 那流動著的、外繞江陰平原而走的數百里漣江,于此時凝固了。 折射著日光,一時間竟然顯出虹影。 逐風軍人人馭馬,結陣為前軍,雄赳赳踏河而過…… 人淹沒了河! 而將目光自這強軍潮涌上躍起,眺望遠處 但見日垂平野,旭光分流,在那彷似視野盡頭的位置,有一座雄城的陰影。 在這富饒的江陰平原,同央城巋然佇立。 夏國最強的神武、鎮國二軍,皆在于此。 大夏國柱武王姒驕,親鎮此城。 更有百萬府軍,云集而來,要以同央城為中心,建立一條穩固的東北防線,將齊軍牢牢擋在此線之外。 立在空中,重玄勝瞇起眼睛高眺遠方,在那座雄城的陰影之中,看到煙塵彌漫,大片的騎軍如黑云涌來。 “夏軍竟然敢出城大戰?”旁邊一同升空的姜望,有些驚訝地問道。 在他看來,齊軍之強,是毋庸置疑的強。橫掃天下,非霸主國不可攖其鋒。 夏軍唯一的優勢在于地利,據城固守才有可能與齊軍相抗。 怎么會這個時候反倒出城大戰呢? 尤其那一桿繡著鎮國二字的軍旗,說明這支軍隊乃是夏國最強的勁旅之一。這明顯不是試探,夏軍氣勢很足,好像要一輪將齊軍打回漣江東岸! 重玄勝淡聲解釋道:“山川之險不能固其國,有死之志方能鎮其疆。在守城之前,肯定要打一場的。這一戰不打,夏軍心氣皆無。曹帥為什么不惜代價要一日攻陷劍鋒山、三日全占奉節府?這就是原因!” 如果虞禮陽真把奉節府變成了血肉泥潭,成功遲滯了齊軍。那么祥佑府這里自然可以從容固守,以逸待勞,守它個天荒地老。 但劍鋒山一戰即陷,奉節府三日易幟。夏國人的軍心戰心,幾乎已經被鑿爛了。 一場國戰打到現在,若仍是一次正面的交鋒都沒有,一點勇氣都不能夠彰顯,守城是守不下去的。人的意志若是沒有依托點,早晚崩潰! 秋殺軍這時候還在漣江東岸沒過河呢,此戰輪不著他們。 故而姜望與重玄勝還能在這里討論幾句。 “這一句是哪本書上說的?”姜望問道:“山川之險這一句。 ” “哦?!敝匦匐S口道:“夏襄帝說的,在夏書上有記載,這也是他們鎮國軍這個軍號的由來?!?br> 雖只是如此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足以說明,為這場伐夏戰爭,這胖子已經做了多少準備!明明今次身在軍中,最多只能算是一個中層武將,只需要著眼于手底下的三都人馬,可是對于全局的考量,他沒有絲毫放松! 他以主導伐夏大戰的姿態,來應對他和重玄遵的競爭。 旁人如何能說,勝負已定? 哪怕在臨淄西郊,重玄遵以神臨大勢贏得了先鋒大將之職。 哪怕重玄遵現在于夏境領軍橫掃,在功勛上幾乎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但這場戰爭還未結束。 還有無限的可能。 而無論是重玄勝還是姜望,都無疑是能夠把握“可能”的人。 此一時姜望并沒有說其它的,他看著前方洶涌的軍潮,只道:“想來曹帥也是早有預計了?!?br> “不然你以為,逐風軍為什么要先礪鋒?三日拔城二十三,使奉節府全境易幟,現在正是逐風軍鋒芒最盛的時候!此刻刺刀見血,鋒刃對殺,正當其時!” 重玄勝說到這里,忍不住嘆道:“對面的每一步,都無法脫離曹帥的掌控。并不是他們智短,而是他們沒有別的選擇。這就是堂皇之師??!”為你提供最快的赤心巡天更新,免費閱讀。 ,舉報后管理員稍后會校正章節內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