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望感覺自己像是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在一個幽暗的深夜里獨自前行,跋涉不知多少里,無法計數。 前不見盡路,后不見來途。 外不知此方天地,內不察來往恩仇。 左不見同行者,右不見逆流人。 這種感覺…… 像一羽浮沉于海,如一鱗暴曬于岸。 無知無覺,無依無靠。東西不分,南北不明。 姜望一直是一個很堅定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往前走。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局,他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但現在,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往前”。 他只是在走,一直在走。 但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了多遠。 他伸手握不到劍,甚至于也感受不到自己的手。 當他察覺到自己感受不到自己的手,于是也發現,他這時已經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在行走。甚至于這種感受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他也都不知了。 他只是有這樣一個意念—— 繼續行走。 唯此一念,而完全失去了對“自己”的感知。 不是五識皆迷的那種迷惘,而是包括五識在內的一切感知,好像都已經不存在。 無望的跋涉最是艱難,最大的恐懼來于未知。 而這種天地皆暗、此世無光的孤獨,如潮如海,幾乎要將人溺斃。 每一息都有崩潰之念誕生,于是神魂漸漸消散。像一座高山,不斷落石潰土,因而逐漸“消瘦”。 衰草殺秋景,細蟻摧長堤。 “姜小友?” 恍惚間好像聽到了一個聲音,在幽幽長夜有余響。 那是一個極微弱但極綿長的聲音,在幽暗的深夜里,本來渺茫難尋。 但無關于發聲者的是…… 聲音本身很執拗地前行,像虔信徒朝拜神祇,一步三叩往圣山,因而終于被“聽到”。 雖是空無的世界,聲音一旦出現,便即來赴。 是謂“萬聲來朝”。 這聲音喚醒了耳朵,或者在一無所覺的狀態下,提醒了聽覺的存在。 總之聽覺最先出現,聲音的世界有了輪廓…… 聲音本身帶來的信息,反饋豐富了所知。 于是一應感知逐漸恢復。 孤獨的潮水,退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