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可以類比于燕梟。 而燕梟的存在,差點壓垮了整個森海圣族! 姜望當然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一直在積極地想辦法,積極地進攻。 但他一劍斬來,仍是無獲。不周風吹去,依然只碎投影。 太難!! 秦至臻明明有強大的戰力,卻根本不與他交戰。 一心利用行走于虛空的能力,不斷游走,不斷蓄積力量,只求神通的蓄積。 完全可以預見—— 等到其人最終出手的時候,必然是石破天驚! 閻羅殿本非無解之神通。 此類神通,最大的弱點,往往就在神通本身。 因為它必須要具現出來,勾連天地,才可以不斷地制造影響、蓄積力量,不斷地進階。 若是能直接攻擊此類神通的具現物,將其擊碎,甚至是以不周風吹為飛灰…… 該神通自然破解。 姜望雖然不夠了解閻羅殿,但也在不斷的交鋒中補充了一些“知見”,推測到了一二真相。他不斷地追逐,正是出于此意,想要擊破秦至臻的神通顯化。 但秦至臻神通顯化的閻羅殿…… 筑在虛空之中! 如何在虛空之中具現閻羅殿,如何讓閻羅殿神通在虛空中也能與現世建立起聯系、影響到現世,如何在虛空溝通鬼神之力降臨現世…… 在秦至臻做到之前,這些幾乎都可以說是無解的問題。 在秦至臻做到之后,也很難有第二個人再效仿。 因為不是誰都有煉虛神通,能夠自由行走于虛空,也不是誰都能把煉虛神通開發到這種恐怖程度的。幾乎是把神秘莫測的虛空,當成了自家后院。 而當秦至臻做到了這件事情,他就已經彌補了閻羅殿最大的弱點! 閻羅殿具現之后,藏匿于虛空。隔著虛空制造現世影響。 一般的修士,哪里有進入虛空的能力? 就算能夠進入,在茫茫虛空里,又能去何處尋找? 再退一步說,就算通過現世的聯系找到了,又有誰敢在煉虛神通的擁有者面前走進虛空? 現世之中,姜望可以跟秦至臻打得如此焦灼,但是在虛空里,恐怕撐不過十息!因為虛空是秦至臻的主場! 難!難!難! 觀眾想破了頭,也想不到姜望該如何破局。 而場上牛頭已死,馬面已消。 他們眼睜睜看著秦至臻再一次出現在演武臺上,連帶著那黑幽幽的門戶投影。 以及其人身后,一個大步走出來的、表情嚴肅、身穿官服的神話身影。 左手托生死簿,右手執勾魂筆。 正是生死判官! 在神話傳說中,賞善罰惡、勾命劃壽的存在。 強大的氣息散于四周,僅從氣勢看,就比那牛頭馬面不知強出多少! 令人絕望的,何止是這生死判官的強大呢? 人們沒有辦法不去想,當如此強大的生死判官走回閻羅殿,再一次降臨現世的,又將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而演武臺上,那一襲青衫如故。 其人面容如故。 眼神如故。 劍也如故! 倏忽又踏云而至,又縱不周風而殺。 這人仿佛永遠不知道放棄為何物。 這種攻勢顯然是徒勞的! 結果也一如人們所想,好像的確沒有任何變化。姜望拼了命地趕過去,卻什么都沒能留下,秦至臻就已經消失。 不周風,吹了個空。 不對…… 有人發現了不對。 這一次姜望來得太快,新走出幽黑門戶的生死判官又太強大,秦至臻根本來不及將其斬死,便拉著判官,一起退回了虛空! 表面上看,姜望的確又無功而返。 但他分明已經拖延了秦至臻往神通最終階段的演進。 閻羅殿藏于虛空,的確解決了這門神通的最大弱點。但另一個問題在于,藏在虛空的閻羅殿,一定需要消耗煉虛神通的力量。 也就是說。 它有時間的限制。 它的限制時間,就是秦至臻的煉虛神通,還能夠支持的時間! 這便是問題所在。 如此一來,姜望的步步緊逼,就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對耗。 若是耗到秦至臻煉虛神通的極限,秦至臻還沒能成功斬殺生死判官、進入閻羅殿的最后階段,那么姜望在這一階段的戰斗意圖,便已經完成了! 看臺之上,葉青雨眸泛異彩。她有著令人驚艷的修行天賦,但她也從來都知道,姜望的戰斗才情世間難尋。 從莊國三山城玉衡峰的第一次接觸,再到遲云山,以及今日這觀河臺。 當年那個獨自走下登云階的孤獨背影,哪里是往下走?分明是一步一步,走到了更高處。 也走到了眼中來。 旁邊的葉凌霄并不說話,也并不表露任何情緒。但心中忍不住感嘆。 這個姜望,在戰斗中的確是不放過任何一點機會,也真是有絕佳的戰斗才情,常常能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創造機會。 這一點彌足珍貴。 不知姜安安,往后能夠承其幾分! 即使是驕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他橫看豎看不順眼的家伙,很有幾分他年輕時候的風采! 至于有幾分…… 看在姜安安的面子上,姑且算三分! 且不提場外人如何看。 場上秦至臻與生死判官的身影,倏忽出現又消失。 姜望更是直接開啟了第二內府秘藏追風,踏著平步青云仙術,一次次地追擊,又一次次落空。 雙方在這演武臺上,展開了近乎瘋狂的追擊戰。 一時間整座演武臺上,到處都是黑衣刀客與幽黑門戶、生死判官的殘影。 而青衫如電折轉,像一道青電,將這些殘影一一勾連! 其實…… 失去了聲聞仙態的加持,姜望的劍術并不能夠與秦至臻的刀術相比。 但他不但不拉開距離,反而不斷迫近,展現出一定要將其人斬于劍下的氣勢。他反而要逼得秦至臻選擇拉開距離! 他先破其斬三世修羅刀,再破其煉虛八極刀。 如何不能證明他的劍術比秦至臻的刀術更強? 他先時倚仗的是歧途和聲聞仙態,對方可不知。 此時他咄咄逼人的姿態,瞧來更是有恃無恐。簡直是手拿把掐,因而敢橫沖直撞。 哪怕秦至臻窺出他的破綻來,也不免考慮,這是不是陷阱! 事不過三,而他已經在刀術劍術的對決上,吃過兩次虧了! 避其鋒芒并非是失了銳氣,難道在清楚斗昭斗戰七式之威的情況下,還要主動與其近身分生死嗎? 更何況他已經在虛空立起閻羅殿,閻羅殿已經演進到如今關頭。他只需要把握住最后階段,就能夠享受穩當的勝利。 不必再爭近身。 站在秦至臻的角度,他的選擇當然無錯。 在很多觀戰者的眼中,亦然如此。 但也只有姜望自己最清楚。 相較于開啟五府同耀、掌握絕頂刀術的秦至臻,他的劍術本應是短板。 事實上也的確是。 無論在力量上,還是技巧上,都有不如。 但是在實際的戰斗中,他反倒讓近身搏殺,變成了秦至臻的短板! 錯誤的共識,也是共識。 所以他能夠步步緊逼,秦至臻只能夠不斷地避讓,極力避免近身。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在經營閻羅殿,為了走向更穩妥的勝利。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說明,他面對姜望的劍,已經不夠自信! 那個說出“我的拳為此境絕頂,我的刀更在拳術上”的秦至臻,在斬三世修羅刀被破、煉虛八極刀無功而返后,已經承認姜望的劍或許更強。 渭水邊那個古飛劍傳人的那句話—— “所謂天下內府第一,我只認齊國姜青羊!” 彼時伴隨著那柄照耀天地之劍,已在他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