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朝之“圣”,就是那末端的佛首。 整段杵身,就是朝圣之路。 朝圣者一共有三個,分別是一個乞丐,一個平民,一個貴族。 這組金屬浮雕鋪滿了整段杵身,只留出了兩個握柄的位置。 兩處握柄,恰好分隔開三段朝圣圖,也將降魔杵等分為三截。 值得一提的是,末端的那佛首,并不是主流佛宗所崇的任何一尊佛。 雕刻的是“黃面佛”。 這尊佛,當然不曾見于任何傳說或佛典中,因為這是黃龍衛大將軍黃弗自己造的一尊佛。 黃龍衛乃至于荊國,因此有多么不受正統佛門待見,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杵名為“普度”。 本是黃弗自己的隨身兵器,隨之征戰多年。在黃舍利十歲生日的時候,將之送給了黃舍利。自己則另外請人打了一支降魔杵,湊合用到現在。 在荊國有一句話流傳得很廣,叫“寧招殺神,莫惹普度?!?br> 殺神是鷹揚衛大將軍中山燕文的配兵,而荊國七衛之中,鷹揚衛為第一。 中山燕文之強,毋庸置疑。 僅從“殺神”這個名字,也可以感受得出來。中山燕文的兵器有多兇。 但盡管如此。 在人們心目中,作為兵器,它卻兇不過“普度”。 現在,這樣一支兇器。 被黃舍利單手所握持,但給人的感覺并不凌厲,反而有一種慈悲。 連帶著就連黃舍利兇巴巴的眼神,也看起來像是小女孩斗氣。 而站在黃舍利對面的趙汝成,并不說話,也沒有眼神回應。只是微扣的五指之下,烏金色的劍氣在游動。 劍氣如龍蛇,游于五指間。 他喜歡練劍。 天生的喜歡。 喜歡到他需要用力去克制,不然很容易就變強了。 哪怕是在最頹廢、最放任的日子里,他也嬉皮笑臉地要學一學姜三哥的紫氣東來劍典。 此刻游動在他五指間的庚金劍氣,是先代傳下來的諸多秘法之一。 說來好笑。 那些先代弄了個寶庫,代代傳承……一門心思想要復國來著。 也不知腦子壞得是有多厲害。 在這無垠廣闊的現世,獨獨只有六大霸主國并立。號為天下強國,雄視天下。 多少雄主明君,蓋世豪杰,都無法取而代之。 你要人沒人,要兵沒兵,靠一張嘴,就想要復國? 那個寶庫也是夠搞笑的,修行世界日新月異,天底下哪個強國的秘術庫不是代代革新? 你們攢那么多秘法,已經有一大半過時了好嗎?還有一小半,也堅持不了幾年了。能湊合用的就那么一些—— 還是開始學了才知道。像大五行混天步這種要求極端復雜的破術,不被淘汰才有鬼,再過一百年,估計就絕無練成的可能了。 今時今日,純粹的大五行之風要上哪里去找?要不是鄧叔…… 只辛苦了鄧叔。 你死前留封遺書,來一句,“勿忘父輩之志”,我就要賠上一生去送死。 自己送死之前,還要生一個孩子,留下血脈,讓后代繼續去送死。 像你一樣,像你爹一樣,像你爺爺一樣。 去你的吧! 我連你長什么樣子都沒見過! 一直到看到那根斷指前,趙汝成都是在心里這樣跟自己說。以此對抗那莫名其妙的血脈的羈絆,那所謂的“祖輩之恨、五代血仇”的捆縛。 他天生的聰明,不愿意繼續無望的所謂“事業”,更不愿意成為死者意志的延續。 他要過他自己,哪怕是“沒有意義”的過自己。 人生何必要意義? 他沒有未來,越顯眼死得越快,倒不如就渾渾噩噩的過去,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鄧叔也從未要求過他,尊重他的一切選擇…… 但是看到那根斷指后,一切已不同。 他太過聰明以至于無法相信自己。 無法像那些“傻子”一樣,永遠懷抱希望。 但他終于如此深刻地體悟到—— 逃避無用。 此刻他手指間游走的烏金色劍氣,光澤極美。 在場絕大多數人都只認得出它是庚金劍氣的一種獨特用法,卻看不出它的根底。 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名為…… “鵲橋仙”。 與殷文華的相斗,根本沒有逼出此術的真面目。 唯有黃舍利這樣的霸主國天驕,才有究其根本的待遇。 現在,他要讓天下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