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宋國的名器譜之列。 他自小便是以此劍防身,早已是心意相通。 長鋒倒持之時,忽有一道熾光騰空而起,直趨鄧旗身前。 劍氣如長虹! 清明劍有三候。 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 現在便是第三候。 霞光掩日,長虹貫頂! 天也開了,距離也不存在,空氣都被貫通,此劍如神光天降,觀者眼中,只見燦爛驚虹!耀眼矚目極了! 但…… 鄧旗那如花綻放的五指,如夏夜撫琴,似秋日鼓瑟,是春朝摘花,極具美感。富有閑情。不知怎么地一錯,便將那道長虹,捏在了手中! 拈花五指握長虹。 這一幕太漂亮,簡直像是一首詩。 令人沉醉,令人驚嘆! 花開花謝,緣生緣滅。 小無相拈花劍指,生生捏碎了劍氣長虹! 而此時。 漫步而前的鄧旗,和大踏步而來的殷文華,已在演武臺正中央相遇! 自開戰以來,已經交鋒了好幾個回合。但他們還是第一次,彼此欺近至如此距離。 這距離很是微妙。 燭明劍,劍長三尺半。 這是一柄劍必殺的距離! 所以清明劍的劍氣長虹剛碎,殷文華的劍勢又一變,直接轉步環身便是一劍割開! 劍如鴻雁起,劍作玄鳥鳴。 空氣嘯動,劍氣縱橫。 鴻雁叫,玄鳥鳴,百鳥啼! 空明劍心這門神通,不僅對劍術修行有極大助益,在攻伐之中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式式精純,隨心所欲。 白露劍亦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殷文華一劍縱三候,直接將此劍推至巔峰! 一時間百鳥齊鳴,繞鄧旗而飛。彼啄此落,傾覆如雨。 整個演武臺上,都是燭明劍的劍光。滿天滿地,都是白露劍之劍氣, 這一劍簡直摧毀了視覺,抹滅了感官。叫人只能見白露,只能待百鳥。 劍氣縱橫一似百鳥朝鳳。 非鳳而受朝者必死! 恐怖的劍意、劍氣、劍光,已經將鄧旗徹底包裹。 但這還不是終點。 這一劍的真意在于…… “群鳥貯糧,以待冬至也!” 所以真正的殺招,其實是在二十四節氣劍的另一劍—— 冬至劍! 殷文華以白露劍造勢,以冬至劍作為勝負手。正合秋冬相繼之理,也是自然輪轉之道。 不是把二十四節氣劍典練透了,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