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盛雪懷施展開來,直接以神通之光顯化道術,碾壓對手。 已分不清哪是神通,哪是道術,又或本為一體,各自無分。 此掌甚巨,若非演武臺有特殊禁制,臺上空間實際廣闊非常,都根本容不下這仙人之手。 但這一只手壓下來,明明只在計昭南頭頂,卻已經蓋壓了整個演武臺。 此是天塌之勢,避無可避。 這是同歸于盡的打法! 盛雪懷不理會那臨至身前的一槍,而是直接攻擊計昭南,攻敵之必救,迫其回槍。 若不回槍,則一同赴死。 由此可見,盛雪懷雖然奮勇挑戰計昭南,但并不是狂妄無知。他深知自己跟計昭南有著差距,故而絕不肯跟著計昭南的節奏走。 而是一開始就勇悍非常地選擇以命相搏,用這種亡命的打法,爭取勝機。 比神通、比戰斗技巧……比什么都可能輸一籌,但唯獨生死,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對于弱勢方來說,“平等”即是勝勢。 此非莽夫之勇,而是天驕之智。他不是頭腦發熱,悶頭拼死,而是冷靜審視,追逐勝機所在。一旦確定,則生死不計。 而計昭南…… 不回槍! 他右手抬槍直刺,身如蛟龍入海。 那仙人之手壓下來的狂風,已經攪亂了他的長發。 而他那寒星一般的眸子,只盯著盛雪懷的咽喉,就連一次眨眼也沒有。 那一掌按下來他也會死。 但他還是往前。 且人更疾,槍更快。 一往無前! 盛雪懷要同歸于盡。 那他就同歸于盡! 誰都知道,計昭南是更強的那一個,他有更多的選擇。 他本不必如此。 絕不該如此! 但他就是這樣選了。 “不,不是同歸于盡。”看臺上,重玄遵帶著一點驚嘆的情緒說道。 而坐在他旁邊的姜望,也深以為然。 雖說場上是同歸于盡的形勢,但計昭南更強。那么即使是一起死,他也是后死的那一個。 在演武臺上,后死,就意味著勝利。 所以說計昭南的選擇不是同歸,而是爭勝! 或許有些人在更強的時候,會追求更體面的勝利。 但計昭南不同。 他只追求勝利。 最快,最直接,最干脆的勝利。 毫無疑問,盛雪懷做出了錯誤的決斷。或者說,他的決斷并沒有錯,在各種意義上都是令人驚嘆的表現,但計昭南,讓它變成了錯誤。 盛雪懷不僅沒有用決死的勇氣掙脫出勝機,反倒自己為計昭南的勝利增加了籌碼。 他不怕死,但他不想就這么輸,所以他不得不變招。 那長歌之聲順勢一變,歌曰——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仙人之手頓時散去,化作流光。 神通之光傾瀉而下,又席卷怒濤,自怒濤之中,躍出一尾巨鯨來。 此鯨張開巨嘴,欲吞天下。 也將那一點刺來的寒芒吞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