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地瀚海”如此雄闊,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肉身飛渡。 凡人若想過河,也不必冒著生命危險操舟搏浪。 整個長河之上,一共架有九座大橋。 這九座大橋歷史悠久,堅不可摧,乃是自中古時代就傳承下來的古老建筑,偉力深具。 在古老的傳說之中,人皇斬龍皇九子,煉為九橋,永鎮長河,不使長河興風浪。 而后一直延續至今。 所以九橋又被稱為“九鎮”。 其間也有很多次,長河兩岸的國家或宗門,想要另起新橋。 畢竟長河實在太長,幾乎橫貫現世已知之地,往來所需,九座大橋遠遠不夠滿足, 但無論是哪個國家牽頭,無論耗用多少人力物力,沒有一座橋,能夠存留下來。 多少漫長的時光走過了,多少偉大的力量消散了。 中古是九橋橫江,現世還是這九座古老的橋。 “第一鎮”在宛國更西處,如扼長河咽喉。“第九鎮”則已臨近夏國,如同釘住長河之尾。 齊國的出征隊伍,經沃國南渡,走的就是第五座大橋。 此橋名為狻猊(Suān ní)橋。 如果說以前姜望只是把“九鎮”作為傳說來聽,在得知黃河之會的來龍去脈之后,感受已經不同。 裂水族,逐龍皇。創下如此豐功偉績的那位第三代人皇,真的斬龍皇九子煉為九橋,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 “九鎮”與“觀河臺”,或許本就是相輔相成的。 長河流貫現世,經沃至景,有一個南折。 也就是說,黃河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北至東南。而非此前一路東向那么平直。 狻猊橋恰好在這個轉折點的上端,也就是橫跨在黃河河段開始的地方。 更巧合的是,黃河河段結束的地方,是“第六鎮”,霸下橋所在。 黃河河段恰好在觀河臺的注視下流過,又恰好一頭一尾鎮有兩座大橋,那就不能再以單純的巧合來描述了。 說明這個河段,本就是長河水患的重中之重。 才需要如此“鎮壓”。 姜望駕馭著“焰照”,跟另兩位國之天驕一起,在天覆軍將士的拱衛下,踏上了狻猊橋。 此時的曹大將軍,馭馬行在隊伍最前列。 狻猊橋是直橋,并非拱橋。 長河也是流過這里,才激烈起來,轟隆隆往東南去。 這座古老的石橋,實在太廣闊了。 數百人的隊伍,行在這橋上,小得如螞蟻一般。 但這座橋的形制又非常簡單、古拙,一點多余的裝飾都沒有,傳承著典型的中古風格。一切以實用為主。 騎馬緩行時,能夠聽得到浩蕩的水聲。 那隱隱的震蕩感,帶來有如實質的壓迫。 仿佛有一只龐然巨獸,正在石橋底下奔走、咆哮。 而這座石橋是如此堅固、牢靠,它穩穩地鎮壓一切風波,給人以巨大的安全感。 齊國隊伍行在狻猊橋右側,姜望轉頭往右邊看,掠過右手邊的計昭南、重玄遵,看著那白浪滔滔…… 仿佛一條巨龍,從不可知之地奔騰而來。它咆哮萬里,橫貫六合,撞破雄山,摧斷高原……將一切所見所經的事物,全部以怒濤席卷, 那是何等遙遠的一條長河! 窮極目力,也瞧不見盡頭。 他不是第一次見到長河,卻仍然會被這條“祖河”所震撼。 這是多少歲月以來,哺育了無數人族的母親河。 她如此偉大,如此浩瀚。 而今日尤其不同的是…… 長河的水位,已經很高了。 以姜望目測來看,長河奔涌至此,浪頭高卷之時,距離現在的橋面,已不足三丈。以長河的體量而論。水位只要再高一些,基本上一個稍大的浪頭,就能打上橋面來。 當水位漫延過橋面…… 長河兩岸會是什么樣子,便可想而知了。 以黃河水位來決定黃河之會開始的時間,正是延續了黃河之會的傳統。在黃河河段之水漫灌兩岸前,將其壓制住。 只是姜望在想。 這水位,和什么有關呢? 浩蕩的河風鼓過橋面,也帶來了大橋另一邊的很多聲音。 狼嚎、馬嘶,人們說話、笑鬧的聲音。 那是牧國的隊伍。 他們兩撥人差不多同時上橋,倒確實是巧合。 不過兩國隊伍各靠一邊,涇渭分明,讓空闊的橋面中間還留下大片空白。 牧國的觀禮隊伍和出征隊伍是一起到的,這事姜望早就聽說過。 傳閑話的天覆軍士卒,還嘲笑說草原人就是沒什么規矩。 便是此刻,齊國這邊軍容整齊,紀律嚴明,雖然人數并不多,但一看就是精兵強將。 牧國那邊雖是浩浩蕩蕩,也不免有些亂糟糟。 姜望下意識地轉頭看過去,看向大橋左邊。 白牦牛所拉的大車,和威武雄壯的蒼圖神騎已經走在前方。蒼圖神騎倒是保持著應有的軍容。 后面嬉鬧著的車駕上,載的則是牧國前來觀禮的貴人們。 那些仆從奴隸倒不至于帶來觀河臺,都留在了豐城的牧園里。 他的視線掃過一個滿頭辮發的魁梧漢子,一個騎著青鬃馬的面具人,一個騎著白馬、頭戴銀搖冠的美麗女子。 有不少騎士拱衛著他們。 那辮發漢子似在講些什么有趣的事情,笑聲很是爽朗。 姜望想,之前去齊館吃喝的,或者就是這幾個人。 所謂的牧國皇女,他也只是掃了一眼,對那傳說中的蒼青之眸,欣賞而無冒犯。倒是細看了幾眼那個面具人,其人戴的青銅面具是惡鬼之形,刻紋很有些意思。 “你看什么看!” 那辮發漢子忽地扭過頭來,氣勢洶洶地盯著他。 若在平日,姜望笑笑也就過去了。為幾句口角大動干戈,實無必要。 但今時代表齊國出征,自不能失了威風。 因而他略昂起頭,瞧著那人道:“看你,又如何?” 此一聲出。 整個齊國的隊伍,倏然停止。 所有天覆軍騎士,全部撥馬轉向,冷漠地盯著其人。 也盯著包括其人在內的,一整個牧國隊伍。 戰刀懸腰,符槍負背。 齊整無聲,殺意凌人。 圍繞著赫連云云的,自然是大牧帝國的王帳騎兵。見勢也齊齊勒轉馬頭,身負長弓,腰掛彎刀。 而牧國隊伍最前方的蒼圖神騎,也停步回望。人手一桿大鐵槍。 巨狼的眼睛,發出冷冷幽幽的光。 狻猊橋上,一時靜了! 唯有橋下咆哮而過的長河,仍在激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