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解釋道:“軍中高手如云,齊九卒都是精銳。因為王夷吾被困于死囚營,崔杼才能夠贏得機會,參與大師之禮,來這御前武較。 而你和雷占乾的對決,讓他看清楚了,接下來他必定不是你的對手,拿不到參與黃河之會的名額。 黃河之會的召開時間只看水位,短則十年長則十五年,他根本不會有下一次機會。 所以說,這可能是他近幾年里唯一一次,可以靠近齊帝的機會。更是這一生里唯一一次,在此等重大禮祭上,宣告那一聲‘崔杼刺齊君’的機會。” 姜望不得不承認,重玄勝分析得很有道理。崔杼那必然存在的“同黨”,很難說不會對他產(chǎn)生敵意。 畢竟若是沒有他,崔杼跟雷占乾是有一爭之力的,而一旦崔杼拿到去黃河之會的資格,再于黃河之會上好好表現(xiàn),幾乎就宣告了以后在齊國的青云直上。對于他們的圖謀,肯定大有裨益。 現(xiàn)在卻止步于姜望這個名字之前,只能舍身一刺,發(fā)出一次聲音。 “這段時間我盡量不出臨淄。”姜望說道。 以他和重玄勝的關(guān)系,沒必要逞英雄,就算不怕,那些麻煩也是能免則免。 “另外。”重玄勝說道:“去黃河之會前,你抽個時間再去一次太廟,去祭祀一下陪祀的功臣名將。大凡出征,都要如此的。” 去黃河之會與列國天驕相爭,齊國都配之以“大師之禮”,自然能算得上是規(guī)格極高的出征。作為代表人物之一的姜望,祭祀齊之名將,也是應(yīng)有之禮。當然這規(guī)矩重玄勝若是不說,姜望自是不知的。 “需要和那兩位一起嗎?”姜望問。 他問的當然是計昭南和重玄遵。 重玄勝搖頭:“倒是不用,各去各的。” 姜望想了想:“那我明天就去。” 他笑道:“替你去!” 作為齊國的頂級名門,初代博望侯自然在太廟的陪祀之殿中有一個位置。 重玄遵想也不用想,必然是要去祭先祖的。 初代博望侯的后人,自然隨時能去靈祠拜祭,但以為國出征的名義去祭祀,卻是一種榮耀。 而姜望替重玄勝去,就是讓他不輸這份榮光。 重玄勝也笑了起來:“祭祀這種事情,多去幾殿沒有關(guān)系。記得也拜一拜初代摧城侯……你的鳳堯姐姐會很開心的!” 姜望:…… 雖然私底下他是這么稱呼的李鳳堯,但被重玄胖這么一提,還真有幾分不好意思。 大軍出征,主將去往太廟祭祀,這是約定俗成之禮。至于去祭哪位將軍,哪位名臣,都沒有人會管。 但哪位名將功臣的香火更盛,自然能夠說明,其人的能力與功勛,更為后世將領(lǐng)認可。 所以重玄勝讓他多祭幾殿,也算是個小小的情面。 重玄勝匆匆來了,又匆匆走了。 重玄遵剛回來,蓋壓臨淄之人,必然不會接受自己在家族內(nèi)部地位的下降。與此相對的,重玄勝需要處理的事情就太多太多…… 去太廟祭祀,只是一件簡單的事。誠心禮敬即可,沒什么好說。 最讓姜望在意的,還是崔杼。 崔杼那一刺,究竟能夠造成多大的風(fēng)波,不好說。 但以姜望的眼光來看,當今齊帝的統(tǒng)治,不會被這一次刺殺動搖半分。 當然,崔杼背后的力量,或許有更多未知的目的。 只是,讓姜望有些不解的是,崔杼那一句“我無憾”…… 為什么要對他說? 僅僅只是因為,當時他們正好在戰(zhàn)斗嗎? …… …… 除了日常的修行功課之外,又埋首于“火界”的研究中一整天。 同樣是焚香沐浴,而后又是一整夜的修行。 等到天亮的時候,終于大致搭建出了“火界”的框架……離成型還早得很。 這個時候已經(jīng)可以丟進太虛幻境,利用演道臺推演了,雖然耗功必然巨大,但那無疑是最簡單的。 但姜望不打算那樣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