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武百官列隊等候在廣場。 前來觀禮的百姓都在左側高臺,雖是都站著,但有恢復精力的法陣緩緩運行,倒也不虞有人無法支撐。 廣場右側也搭建起了高臺,但其上空空蕩蕩,并無觀眾。 群臣完成了祭拜之后,才會站上去“觀禮”。也只有到那個時候,諸如重玄勝這種官身不夠參與“大師之禮”又有資格來觀禮的世家子弟,才能夠入場。 屆時這廣場中間的位置,就是那幾個年輕人的舞臺。 與太廟正門相對的位置,一夜之間已起丹陛,自然是至尊之位。意味著大齊皇帝與歷代先皇共賞帝國英杰。 最高處的龍椅鳳椅,自是早就備好,只是空空如也。 大齊皇帝陛下,此刻正在太廟中祭祀。 丹陛延伸至中段一緩,此處平臺上擺著幾張桌案,正是幾位皇子皇女的位置。 往下又是一段丹陛,而后才是廣場。 整個“大師之禮”的儀軌有多么復雜,規格有多么高,姜望都沒能注意。 他靜靜坐著,閉目養神。 身姿端正,氣息悠長。 這份靜氣非他獨有,每個能夠參與最后名額爭奪的人,都不會缺乏這點定見。 便是因為溫汀蘭而撓心撓肺的謝寶樹,也很清楚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 這一場“大師之禮”,于旁人來說,或者只是一場祭祀。 于他們這些個中主角,很可能決定的是一生。 這一步能夠踏出的距離,在往后需要很多年才能追趕。 齊國同境最強的三個人,和齊國第一,有著本質的差距。 而且,唯有奪得這齊國第一,才有資格爭奪…… 那天下第一。 …… …… 太廟,武帝祠中。 齊武帝和齊國開國太祖,是齊國歷代皇帝里,唯二能在太廟獨享一座正殿的存在。 以質子之身,借兵三萬,三十七戰復社稷,并奠定齊國霸主之姿的齊武帝,也是當今齊帝最為推崇的帝王。 大齊皇帝靜靜看著面前那尊帝王金身,面上不見喜怒。 是齊武帝當年挽救了大齊社稷,并奠定齊國霸主之姿。但真正讓齊國完成霸業,角逐天下至強的,卻是他。 想來若在此時不幸賓天,這太廟之中,也該有他一座正殿。 但僅止于此,便夠了嗎? “政事堂名額早已遞了上來。”大齊皇帝淡聲問道:“你說朕,當不當節外生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