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場黃河之會,牽動著天下無數人的心思。 不論秦楚,何止荊牧? 新安城里的一座小院中,黎劍秋推開院門,獨自走了進去。 腰間懸著那柄在莊國聲名鵲起的桃枝,身形蕭索。 失敗了。 在出戰黃河之會的名額爭奪上,他敗給了出身于望江城道院的林正仁。 莊國去年才通過國戰躍升一個層次,戰爭的收獲需要時間來消化,底蘊畢竟不足夠。拿不出可以與列國天驕相爭的、年輕強大的外樓境修士,更沒有參與三十歲以下無限制決勝場的能力,唯有在內府境,還有機會展示一二。 祝唯我還在的時候,自然除他之外別無選擇。祝唯我背國而去之后,這個名額才有了競爭的余地。 他黎劍秋已經傾盡全力,但還是迎來了失敗。 這本沒有什么好沮喪的。 林正仁一直以來就更強、更有名,也更得國君器重,享有更多資源。 與上上下下關系都處理得很好,可以說朝野矚目其人。 在戰斗之中,林正仁層出不窮的手段、好像永遠也掀不干凈的底牌,的確讓他輸得心服口服。 他以桃枝一劍,驚艷新安城。但林正仁一記一記后手甩出來,綿密不絕,竟生生將他的道劍消磨。 技不如人,輸是應當。 勝負常事,不該掛懷。 早在楓林城道院的時候,對方就是望江城道院魁首,是一度跟祝師兄相提并論的人物。 如今輸了,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他還是不甘心。 可要問他為何不甘……他說不上來。 行過小院石徑,踏上臺階,走入靜室,關上了門。 他盤膝,坐在蒲團上。 這時候才將握緊的拳頭移到身前,攤開手,一枚青色的玉玨,正在手心。 這是董師的玉玨。 也是留在董師尸體上的玉玨。 由國相杜如晦親手交予他。 董師遇害的那一晚,特意將他支開。等他回到新安城時,再見的,便是那被肢解的尸體。 那天晚上在新安城街頭的那場對話,如今后知后覺,才意識到是董師的遺言。 “只有你懂得犧牲。犧牲是一種神圣的品質,它是成就偉大的基礎。” “如果有一天,整個莊國都陷入黑暗。你是我為這片土地保留的火種。” 一直到今天,他都不是很懂這些話。 現在他獨坐于此。 他想他是恨過董阿的,為楓林城里那些無辜的亡魂,也為董阿甚至把他帶在身邊、并不隱瞞——憑什么不瞞著他,要讓他如此痛苦、如此煎熬? 但除了恨呢? 現在他獨坐于此,的確又想起那個不茍言笑的男人。 很久以前,還在城道院里的時候,他就想過,董師笑起來,會是什么樣子。但沒想到,要一直等到他死,才能見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