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時無甚波瀾,他出言諷刺。此刻群情洶涌,他反倒不肯爭做出頭鳥。牢牢掌握著分寸,與釣海樓正面抗衡,畢竟非智將所為。 崇光真人依舊淡然,仿佛眼前這近乎逼宮的一幕,并未帶給他任何影響。 可他畢竟轉了回來,看向姜望:“好了,少年郎。你現在有機會陳述你的所謂‘冤情’了。但我要提醒你,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證據……” 他輕笑道:“雖然不忍見天驕凋零,但祭海大典的延誤,必須有人負責?!?br> 言下之意即是——你會死的。 如果說他之前只是漠然視之,只把眼前的事情,當成一幕頗為有趣的戲劇,甚至可以欣賞一下這個少年天才。 那么在被逼得讓步的此時——哪怕這種讓步如此微不足道——他也已經動了殺機。 這是來自一位當世真人的殺機。 姜望一直不吭聲。 但那些沉甸甸的情誼,他一分也未錯過。 救竹碧瓊難不難? 太難了! 他只是想要一個說話的機會,就要先百般討好碧珠婆婆,再苦苦哀求海京平。即便如此,也要上來就受一掌,吐過血才能說話。 這只是開口。 要想完整的把話說完,還需要崇光真人點頭。 可他連崇光真人家的門開在哪里都找不著,根本沒有求見的資格。 他與崇光真人之間,完全沒有交易的可能,因為雙方壓根都不對等。 重玄勝反其道而行,想出以輿論壓力倒逼崇光真人的法子,堪稱膽大包天。 按照重玄勝的計劃,是讓姜無憂發聲支持姜望,而后是大澤田氏撐場。(姜望事先與田常已經談好,田常也不知以什么由頭,得到了田安平的支持。) 這兩個有分量的聲音是前奏。 重玄勝早收買了一些小宗小派的長老,讓他們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說一兩句話。不用與釣海樓作對,只是表達一下渴求公義的“民意”,只要一個真相。 釣海樓自詡為近海群島之主,不可能公然踐踏民意。 如此才可以為姜望爭取到把話說完整的機會。 但沒想到,青崖書院,石門李氏、貝郡晏家,甚至還有剛認識沒多久的龍門書院弟子,也都愿意為姜望說話。以至于重玄勝收買的那些小宗長老,根本沒有出場的必要了。 因為輿論已經形成。 釣海樓當然可以無視這些聲音,甚至可以馬上組織起更多的聲音,將輿論打亂。只要釣海樓隨便暗示一下,多的是人撲上來說話。但剛才這一幕已經留在這里,不可能被遺忘。 用作海祭祭品的罪囚,是有疑慮的。這一點不會被人忘卻。 而且這些人,這些聲音匯聚到一起所代表的力量,誰又能真正的無視呢? 看吧。 哪怕是釣海樓第一長老崇光真人,整個海上最有權勢的幾人之一,現在也必須低下他高傲的頭顱,聽姜望說一說,他早該說出口的話。 哪怕其人的態度并不客氣,帶著威脅。但叫真人讓步,已是何其艱難! 姜望并沒有因為崇光真人的讓步而變得驕狂起來,他的態度依然端正、甚至可以稱得上謙卑。 “晚輩哪來的膽子,沒有證據就敢胡亂說話?”他對崇光真人深深鞠了一躬,而后慢慢直起腰,轉頭看向碧珠婆婆:“其實,方才你有幾句話,說得很對?!?br> 碧珠婆婆暗自心驚,在那些名門之后一個個站起來的時候,她就已經感覺到,事情好像開始脫離掌控。姜望遠比她想象的更有能量,她已經最大限度認可姜望與重玄勝的交情了,卻沒有想到現在出聲的這么多人……這意味著,她的預案或許遠不足夠。 失算的后果是可怕的,尤其是深藏那么多不可告人之事的她。 但從她的面上,沒人可以找到半點慌亂。 她活了這么多年,非常清楚一件事,很多時候,人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自己的慌張! 所以她不僅不見慌亂,反而冷哼一聲,氣勢咄咄:“老身哪句話說得不對?天理昭昭,你這狼子……” “竹碧瓊本性純良。能有今日,是為奸人所誘!”姜望猛地提高音量打斷她:“你這話說得沒錯!” “但那奸人,不是海京平長老,更不是遠在內陸、根本聯系不上的我?!?br> 他第一次用如此鋒利的眼神,狠狠盯著面前這白發老太,聲如截鐵:“而是你這個老虔婆!” …… …… …… (兩更并一更,所以晚上無更咯。明天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