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使他杜如晦戰力非凡,乃是一等一的神臨強者,卻也無法在這雙眼睛里找到答案。 莊國取得了莊雍國戰的勝利,但是一國副相死去了,兇手仍然不知道是誰。無論雍、洛、陌、成,都沒有出手的痕跡。 最早調查死因的,是國院六杰之一的林正仁,卻也沒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線索。 這具尸體永遠不會再說話了,永遠不會再站出來,反對他的意見。 說起來倒像是好事,但又沒有那么好。 杜如晦靜靜地看著,久久的沉默。 莊高羨就站在他旁邊的位置,看著他的表情,覺得自己的這位國相,真是有些老了。 “這是什么玉?”莊高羨問。 他伸手從董阿的尸體上,正心口的位置,拾起一塊青色的玉玨。 董阿的遺物,都還好好的保留著,就連最為珍貴的兩界尺,也沒有丟失。這塊玉玨,正是遺物之一。據說尸體被發現的時候,這塊玉玨就這樣擺放著,沒有人移動過。 杜如晦看了一眼,仔細想了想,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董阿的好友,張新涼所遺。” “張新涼?”莊高羨顯然對這個名字很陌生。 杜如晦嘆了一口氣:“陛下,您不應該忘記他。其人在玉京山的九霄壇會上,為了給莊國道院爭資源,力竭而死。” “原來是我莊國的英雄。”莊高羨肅容道:“孤是不該忘記。” 杜如晦沒有借此再說什么,只是伸手拿過這塊青色玉玨,就要放回董阿的心口。 但是在玉玨溫潤的觸感傳遞到手指的時候,他忽然皺起眉頭:“我記得董阿,好像已經許久未戴這塊玉。” “你是說……”莊高羨也轉過身來:“這塊玉玨有可能是兇手留下的?” “我突然想起來,董阿曾經跟我說過一件事。”杜如晦摩挲著手里的青色玉玨,忽然說道。 莊高羨看著他,目帶詢問。 “楓林城的老城主劉易安,之前為楓林城失陷的事討要說法,說要跪死在祀殿前。” 杜如晦伸手指著殿外:“大概就是在那個位置。” “后來呢?”盡管是問句,但莊高羨的聲音毫無波動。 “董阿為了避免影響,出手殺了他,對外宣傳病死。” “董阿做得對。”莊高羨用一種云巔之上俯瞰眾生的語氣道:“但劉易安的家庭也應得到撫恤,他的子女后輩,可以酌情送進道院培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