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宜陽府,鎖龍關。 高臺之上,文武眾臣各自領命而去。 在茫茫無邊的夜色里,莊高羨升空而起,身涌清光,目如神靈。 高踞蒼穹,俯瞰大地。 其聲恢弘,震動戰場。 “韓殷!恰逢佳節,正是良辰。三軍會戰,天地交鳴。你為雍主,我為莊君。何不戰于蒼穹,以為三軍鼓!來賀新春!” 莊國大軍齊齊喝彩:“韓殷!前來受死!” 洪聲震蕩寒夜。 鎖龍關上,一個魁梧的身影腳踏金龍虛影而起,龍吟動天,威武煊赫。 “昔者逆賊莊承乾,祁昌山脈泣血求饒,朕才饒他狗命。今日除夕良夜,又有高羨小兒來為朕賀,朕不勝歡欣!” 韓殷的聲音威嚴渾厚,滾滾如雷:“汝心意,朕受之!汝頭顱,朕取之!” 鎖龍關上,眾兵將士氣陡起,齊聲呼喊:“殺!” 面對莊高羨的邀戰,韓殷沒有猶豫。 他一生經歷無數戰爭,非常清楚現在的形勢。雍國現在的局勢看似穩固,實則已經來到了生死存亡關頭。 莊國并不足夠吞并雍國,洛國也只是跳梁小丑,但荊國赤馬衛的出現,意義截然不同。荊國是天下強國,雍國就是在與荊國的爭鋒中被打落,后來更是連爭鋒的資格都不再有,無論承不承認,雍國軍民都很難擺脫對荊國的畏懼心理。 所以他才會讓國相齊茂賢親自坐鎮靖安府,因為那里是國內一切信心不穩的根源。 但這并不足夠。 雍國這么多年來不是沒有進取之心,然而一直被荊國圍追堵截,打壓得難以翻身。年前他授意國主韓煦牽頭發起四方會談,聯合莊國、洛國,于不贖城定下不征之約,就是為了安定國家西南邊局勢,把精力集中在防備荊國的同時,向西北拓取。 所謂不征之約,當然只是權宜之約。沒有什么盟約,能夠真正止戈。能擋兵鋒的,只有兵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