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此之前,姜望不曾有過這一劍,看到董阿時,這一劍卻自然涌現在心中。 此劍名相思。 無人不識月,無人不相思。 但姜望的這一劍,不是情人相思入骨,而是仇恨綿延無期。亙古如明月,至死方休! 無數個夜晚他仰望明月,看到的卻是董阿的咽喉。 恨意在無數個夜晚滋長,讓他得不到片刻安寧。 凌河、趙汝成、趙朗、魏儼、黃阿湛、唐敦、蕭鐵面……楓林城域的那些人,原可以不必死! 對于他曾經信任過。尊重過、崇敬過的董阿,這一劍是他所有的情緒,所有的言語。 以徒弒師,想了太久! 曾經有多敬,后來就有多恨。 這是長相思這柄劍的“相思”。 看到這一劍的時候,董阿就已經感受到姜望心中痛苦煎熬的那一切。那一切不必言語,盡在此劍中。 姜望不僅仇恨董阿,也還仇恨自己。仇恨自己信錯了人,沒能挽救他生長于斯的楓林城,讓他的故鄉永遠淪為死域。 恨人,恨己。這些仇恨沉甸甸地壓在姜望心頭。讓他無法快意,不得展眉,積郁平生! 這是無比驚艷的一劍,卻也是無比沉重的一劍。 面對這一劍,董阿右手一抹,抽出一條鐵尺。 此尺剛直、肅穆、威嚴。 一側黑,一側白。涇渭分明,界限嚴格。 此為兩界尺,莊國刑事權威之所養,乃國之名器。 定善惡,厘對錯,分清濁,判生死。 鐵尺豎立,像凌厲刀鋒,抵住那明月一般的劍光。 并且發出質詢,拷問內心。 當街行兇,應該否? 謀殺故人,應該否? 以徒弒師,應該否? 一尺抵劍,而董阿左手五指大張,按向地面。 整條長街,不停有樹芽鉆出地面,撞碎地磚,迅速成長、膨脹。長街上所有散落的木制品,推車、貨架……除了有意避開的兩側房屋門窗外,凡為木制,都已經發生異變。 巨樹破土,荊棘亂舞。 只一瞬。 此方天地成囚室,碧色如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