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盤膝而坐,按照火源圖典記載的方法,積蓄著微薄的圖騰之力。缺乏浮陸良好的修行體系作為匹配,這個過程十分緩慢,要想靠火源圖典修行到浮陸那些強者的程度,恐怕此生無望。 但姜望本也不是指望于此。 在他看來,火源圖騰之力本身即是對“火”的一種解釋,是基于浮陸“視角”的觀察和描述。 當一朵火焰燃燒在眼前,它本身已是規(guī)則的體現,是一種具象。 能夠看到火,看到它的顏色,感受到它的熱,但卻很難一眼看到它的本質。 平時修習的各種火行道法,都是“火”的衍生,將“火”的規(guī)則更具體化。從各種火行道法反推火之本源,是一種探究的視角。 現在研究火源圖騰之力,則是另一種視角。 跳出原本的框架,從另一個角度來探究本源,好處非常之大。尤其姜望本就在火行上積累極深,無論是他精熟的各種強大火行道術,還是他自己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八音焰雀,都是在增加他的火行底蘊。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都是此山。 遠近高低都“看”清楚了,“山”的具體細節(jié)自然也就爛熟于心。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火的掌控能力進步飛快。 在修煉的同時,姜望還分出一部分心神,在太虛幻境中等待著匹配戰(zhàn)斗。 在上一場戰(zhàn)斗中,他戰(zhàn)勝了第二,成為了太虛幻境六合修士的第二名。剩下的目標,只是第一而已。 修行之中,時間飛逝。 姜望心念一動,放下對火源圖騰之力的觀察,轉而全神投入太虛幻境中。 【匹配戰(zhàn)斗,開始!】 終于來了! 從能夠匹配戰(zhàn)斗開始,他就一直在往第一的位置奮戰(zhàn)。從游脈境、周天境,再到通天境,一直都未能如愿。 騰龍境能否成為第一,就看此戰(zhàn)了。 論劍臺在星河相逢,并為一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