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生死棋局里計算前進位,不是看你走了多遠,而是看你距離中心點還有多少位。同時,中心點區域直線對應的路徑有很多。 假如現在姜望距離中心點三百位,那么他的前進位就是七百位。如果他現在往右邊走一位,恰好走在另一條直線對應中心點區域的路徑,那么他的前進位沒有改變, 如果往右一位的路徑,并不能直線對應中心點區域,那么他的前進位反而是倒退的,只剩六百九十九位。 因為生死棋局的復雜性,有些地方經常需要繞行,所以常常會有徒勞耗費時間和體力,卻并未前進多少的情況。 相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基本都在第一梯隊,而在尾部,慶火部沒有遇到任何有分量的對手。 任何阻路的石兵、關隘,乃至其它部族隊伍,沒有誰能夠攔得住姜望。 當第二個“生點”被記錄之后,慶火部又開始尋找第三個。 在夜晚來臨時,占據的最遠那個生點,才是這一天前進的棋位。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生死棋局對體力的消耗非常巨大,參與生死棋的戰士們雖然被化去了超凡之力,平日里體魄卻也算強健。然而在生死棋局中,同樣的動作,對于體力的消耗計以倍增。 盡管慶火部這些戰士一直以來做的就只是觀察視野和奔跑,姜望獨自解決了所有戰斗。但氣喘聲還是此起彼伏,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僅僅只是奔跑,時間久了,身體也不堪其負。 一名戰士跑著跑著,直接就倒在了地上,癱軟下來。 旁邊的棋卒迅速將他扶起,很是無力地看著姜望:“他體力耗盡,跑不動了。” 癱軟在地上的戰士,看起來已是完完全全的虛脫了。除了喘氣,什么也動作也沒有。 扶著他的棋卒,表情很難受。 因為生死棋中的規則限制,讓無力前行的隊友留在原地休息是沒有意義的。 最好的選擇每個人都知道——那就是殺死這名無法前行的隊友,以這種方式讓其退出生死棋。 丟掉了“負累”,隊伍才會得到更快的行進速度。 參與生死棋的每個戰士,都很清楚自己背負著什么。所以對于掉隊的命運,也都有過心理準備。 然而,在真正面對那種可能的時候,仍然難免煎熬。 “背著他。”姜望隨口吩咐。 棋卒人數最多,但“規則視野”范圍最小,雖然前后左右斜向都能看到,不過一般是作為“替補”存在。價值不大。 當棋士、棋相出現減員情況,才需要他們頂上,去探索視野。 “退回到上一個‘生點’休息。”姜望做出決定,率先返身。 盡管距離天黑還有一些時間。 慶火元辰覺得姜望的決定很不正確,但他又非常慶幸姜望能夠做出這種“不正確”的決定。 于姜望而言,他們只是臨時組隊一起沖擊勝利果實的過客。 但對他來說,這些都是與他朝夕相處的戰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