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年的郡院新生中,他和黎劍秋入院的時候都不算太亮眼,但隨著修業的開始,都漸入佳境。 如今已都在郡院新生前十之列。 當然他并不會止步于此。他甚至有信心通過下一次的三郡聯比。 未來是很好的,未來充滿希望, 更令他高興的,是現在趕回族里的原因。 昨日他在郡院完成了一樁高難度的任務,因而得賜一瓶秘藥。此藥據說能拓寬通天宮,同時也有疏通道脈的效果。 能夠拓寬通天宮的秘藥,當然對每個人都有大用。但是對王長祥來說,能夠“疏通道脈”,才是他為之拼死的原因。 他甚至不能夠確定這藥對王長吉有效,他問過郡院里的教習,但對方只是說,有可能。 可僅僅只是“有可能”,就足夠了。 就太好了! 因為在過往的那些日子里,無論是誰,在查驗過后,對王長吉下的結論都是“不可能”。 絕無希望,絕無可能。 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才對兄長徹底放棄,王長吉自己也心灰意冷。 記憶中不是沒有兄弟二人一起嬉鬧于父親膝下的畫面,盡管那些片段很少,但已彌足珍貴,值得為之奮斗。 從城道院至郡道院,他增長了修為,拓寬了眼界,也看到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從“不可能”到“有可能”,這難道不是進步嗎? 他從來都覺得,兄長是他記憶里那個博學、高大、溫暖的樣子。 相較于與父親短暫的相處,更多的時間里,他跟著兄長長大的。 父親更多的是“族長”,兄長卻承擔了更多的“父親”。 就算全世界都放棄了兄長,就算兄長自己都放棄自己,他也絕不放棄。 這是他之所以走到如今,的理由。 王長祥一刻也等不及,往日為人稱贊的穩重心性并不足以幫助他。 拿到秘藥的第一時間就往家里趕,就像一個急著獻寶的孩子。 連夜趕路,歸心似箭。 半日之間,從清河城趕到楓林城,快過奔馬。 來不及問候父母,更顧不上其他族人,王長祥直接奔向了哥哥的小院。 停在院門口。 “要平靜。不能給太大壓力,也不能表現出太大希望。” 王長祥在心里告訴自己。 因為希望越大,絕望越大。 王長吉吞服開脈丹,卻毫無動靜的那一幕,早已深深刻在他心里。兄長那絕望的眼神,他經常會在午夜夢回時想起。 郡道院如果沒有辦法,還有國道院。國道院如果也沒有辦法,還有別的國家。甚至……還有玉京山。 總有未來的,總有希望的。 第(2/3)頁